富權(中國澳門)

近日來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連續「出包」,繼日在院會以臨時提案方式提出「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中華民國與美國恢復邦交」兩項帶有「準台獨」性質的公決案,獲得朝野黨團無異議通過,遭質疑要和民進黨一樣走「親美抗中」路線,黨團總召兼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為洲,又「再接再厲」,在「雙十」當天提議,修訂黨名,去掉「中國」二字,改名為「國民黨」。  

此事當然引發輿論嘩然,負面評語一大片。但卻得到「台獨」團體和人士的鼓勵及支持。可見,這個提議的後果,就是國民黨將會向「民進黨化」發展,與民進黨掀起的「去中化」惡行沒有什麼差別,超此軌跡滑下去,可能會墮落變成一個「小民進黨」。  

表面上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及其總召近來的系列荒腔走板,是為了「勝選」利益,將國民黨敗選「總統」大選的原因,簡單而又錯誤地判斷為堅持「九二共識」,丟失年輕選民的支持,因而要同與一切與「九二共識」的意識及字符作出「切割」,希望能在二零二二年「九合一」選舉時,得以維護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選舉的勝利成果,甚至是在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時,奪回政權。  

但其實內蘊並不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的原因。現在不少人的議評都指向,是黨內掌權的青壯一代,尤其是其中的「選舉派」,不但是要與黨內「傳統派」亦即「理念派」作出徹底切割,而且更是他們要捍衛同樣是「選舉派」的江啟臣的黨主席職位,因而以此系列手法,提前狙擊「理念派」。實際上,國民黨黨團及林為洲的系列言行,就是向堅持「九二共識」的「理念派」馬英九、朱立倫、洪秀柱等前主席「當面掌嘴」。  

實際上,最近民調公信力較強的「ETtoday」所公佈的有關對下任國民黨主席支持度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屬於「理念派」的朱立倫、韓國瑜,都遠高於現任主席江啟臣。其中朱立倫為百分之二十六點八,為最高;韓國瑜為百分之十五點七,位居第二;而江啟臣僅得百分之六點四,屬於「末段班」,如果明日就進行國民黨主席選舉,他必然會落選。即使是無論是按照慣例在明年五月進行黨主席換屆選舉,還是出於新舊黨主席自然銜接的考慮,推延到明年七八月間進行選舉,原因按照「ETtoday」的最新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二點七的受訪查者並不認為江啟臣領導的國民黨改革,符合人民的期待,只有僅百分之三十點六的民眾認可。這就讓江啟臣及其周邊的跟隨著頗為恐慌。現在還未能證實,國民黨黨團的系列「出包」動作,是否出於江啟臣的意旨,但江啟臣身為「立委,也參加了黨團的運作,而且也以任命林為洲為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的執行長,使得林為洲得此便利而當選黨團總召,因而可說是江啟臣肚子裡的「蛔蟲」,深知江啟臣的想法。因此可以說,這系列動作,也是江啟臣及其追隨者的「黨主席捍衛戰」,在明年換屆選舉之前「造定聲勢」,狙擊屬於「理念派」的前主席朱立倫,防止其「回巢」,並將馬英九、洪秀柱推到「邊緣化」的位區。  

可以說,國民黨已經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兩個中央」。一個中常會,另一個則是黨團。前者以「傳統派」為主,但也不一定全屬「理念派」,不過堅守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及黨綱黨章,基本上能夠維系「一中」及「九二共識」;一個是以黨團為中心,平均年齡相對年輕一些,由於除了「不分區立委」之外,都是要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特殊選制下,必須經過艱苦奮戰才能當選,因而「選戰」意識甚強,「條件反射」式地順從「主流民意」,否則就落選。在國民黨已經淪為在野黨,沒有五千多個政務官及公營企業董座可以安排之下,落選就等於「政治失業」,也失去政治舞台,四年後再選可能選民已經淡忘,因而對選舉利益極為著緊,成為「選舉派」。這兩個「陣營」的分野,已經越來越分明了。  

江啟臣是循「區域立委」選出來的,在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前還曾參加台中市長初選,與現任市長盧秀燕競爭,自然成為「選舉派」。因而就被動主動地把自己與黨團捆綁在一起,與黨的總體形成距離,又未能在兩者之間,以黨主席的超然地位進行調和平和。盡管按照黨章確實,中常會開會是由黨主席主持,但他在中常委中並不佔優勢,因而將國民黨黨團視為自己真正的「大本營」。  

實際上,從國民黨中央宣佈計劃「搬家」,但物色到的兩處商業樓宇遭到其租戶的反對後,就決定將中央黨部「一分為三」,其中政策委員會與黨團合併辦公,亦即捆綁在一起。  

按照《立法院組織法》等法律規定,「立法院」必須向朝野黨團提供辦公室,及公費助理。因此,一些細小的政黨,其政策會甚至黨中央是與黨團一起辦公的,「搭借」公費來維持黨中央的經費開支。而民進黨在這方面,卻極為抗拒這種做法,即使是黨中央財庫再缺緊時,黨中央政策委員會仍然堅持在中央黨部辦公,就是為了更好地維持黨中央對黨團的領導,避免出現「第二個中央」,並凸顯政策會是黨中央的機構,突出黨中央。可見,倘若國民黨果真將政策會搬到「立法院」的國民黨黨團辦公室合併運作,作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的林為洲,就將被作為國民黨黨團總召的林為洲所「綁架」,甚至是「尾巴搖狗」,黨團指揮黨中央,與中常會的「傳統派」分庭抗禮,頗為危險。因此,有人指出,國民黨中央黨部其實可以不搬家,只要縮減租用樓層,就可達到節省開支之目的。其實,更是擔心本來就是「周身刀,冇把利」的江啟臣,難有足夠的魄力去領導分散多處的中央黨部各部門。  

當然,林為洲接連拋出「去中化」的議題,可能也折射了在他的思維深層次中,仍然存在著「民進黨意識」。實際上,林為洲早年參加了「野百合學運」,與現時民進黨的「大咖」鄭文燦、林佳龍等是「戰友」。因而他從政的第一步,就是由民進黨扶持邁開的,並曾由民進黨提名參選「立委」並當選,還曾先後是民進黨「正義連線」及「新潮流系的成員。在陳水扁兩次參選「總統」時,他都在陳水扁的地方縣級競選總部擔任執行長。後來因為選舉利益而退出民進黨,先是加入第三社會黨,後來加入國民黨。因此,林為洲本來就不是為了理念,而是為了選舉獲得權位,而成為國民黨員。在此背景下。他會有如此「出包」表現,也是「習慣成自然」的事。  

還有,林為洲以附和民進黨及蔡英文的「修憲」議題「十八歲公民權」,換取民進黨黨團支持「不在籍投票」。他認為,在大陸地區有兩百萬多台商、台生、台眷,他們返回一趟台灣投票並不容易,因而實施「通訊投票」可以多獲選票。但他卻忽略了,一方面隨著島內外局勢的變化,在大陸的台籍人員,並非全部都是國民黨的支持者,也有民進黨的基本選民;另一方面,散佈在世界各地的所謂「台僑」,亦即台灣省籍居民旅居海外者,卻多是民進黨的「鐵票」。他們要從歐美等地區返回台灣投票,比住在大陸者返台投票更為困難,因而推動「不在籍投票」,國民黨可能會「兩相抵消」,並未得益。相反,「下調公民權年齡」,卻是平白向民進黨輸送青年人的選票,國民黨吃虧更大,變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圖片來源:台灣《今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