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評論網訊/據中評社1月21日報道, 拜登政府已明確將中國當作戰略競爭者,將與中國對抗、競爭、合作,但具體政策如何演化還有待觀察。在此過程中,個人決定是關鍵,兩國關係狀況很重要,拜登政府內部對如何對華打交道也會有很多辯論。

這是奧巴馬時期的白宮國安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就拜登政府將如何看待中國並跟中國打交道作出的分析。

在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日前舉行的“未來美中關係”在線研討會上,喬治城大學亞洲項目主任麥艾文指出,拜登團隊已經明確將中國當作戰略競爭者,拜登的國安顧問沙利文稱美中關係是“全面戰略競爭”關係,兩國關係的狀態會是對抗(confrontation)、競爭(competition)、合作(cooperation)。美方將沿4線展開:更多地與盟友合作;更多嵌入多邊機構;更多的民主推廣,更多的國內投資更新。從務實的角度看,美國將與歐洲有更多合作,與中國較少“系統性脫鈎”。

與拜登政府主要官員曾經共事的麥艾文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輪廓已相當明確,但具體政策如何演化尚待觀察。在此過程中,處於重要位置的個人決定很關鍵。他說,目前已出任關鍵位置的成員都有豐富的對華打交道經驗,“他們很少人會透過玫瑰色的鏡片看待美中關係,布林肯、沙利文等人絕對沒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心存幻想”。關鍵在於,拜登就職後如何建構應對中國挑戰?如何組織跨部門的辯論和商議優先事項?如何與中方溝通,建構什麼樣的機制?如何解決不可避免的妥協?

麥艾文指出,拜登政府從特朗普政府那裡繼承了相當糟糕的美中關係,但尚未到完全自由落體的狀態,兩國關係在台灣、香港、新疆等問題上面臨挑戰,兩國需要重建溝通的結構機制。好消息在於,中方很想重置這種關係,想要穩定、可預見的中美關係,不想回到對抗的動蕩之中。美中雙方都有動因,讓兩國關係回歸某種平衡。

擔任拜登團隊顧問的麥艾文表示,在對抗、競爭、合作的混合關係中,拜登政府會有艱難的決定點,其內部會有許多辯論,比如:合作在多大程度優於競爭,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和疫情防控問題上?合作的優先次序如何?如果克里強調氣候變化應是合作優先,會否削弱其它中國戰略?美方多大程度上將競爭視為基於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尤其是拜登想開民主峰會?如何處理美中經濟關係,尤其是對美構成損害的關稅戰,拜登能忍耐多久?如何與中國展開對話,建構新的有效的對話機制?

同場出席亞洲協會研討會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法倫(William Fallon)指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過去多年美國一直沒將之作為頭號議題,而困身於其它問題。近期才轉向關注中國問題,卻由於反應式、交易性、對抗性的手法,令兩國緊張升級,更加對立。長此以往,對雙方和世界都不利。

法倫認為,中國正在試圖重返歷史上的偉大地位,要洗雪近代史上被西方侵略的恥辱。中國尋求新的世界秩序,想要獲得權力。中國認為自己的制度優於西方,而近期中國控制新冠疫情,快速恢復經濟,讓他們更有信心;與此同時,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力量相對削弱。所有這些趨勢,使得美中之間更有可能產生緊張和衝突。

這位退役四星將軍強調,與中國競爭,最重要的是讓美國自強,解決國內問題,而不是以大個子形象出現,對不喜歡的事情使用大棒。他幾次提到,正確的手法是,修正自己的問題,與盟友合作,影響中國行爲,但未必要戳北京的眼睛,做愚蠢的挑釁動作,將自己置於與中國對抗的位置。 

在亞洲協會的研討會上,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和舒爾茨都強調美中建立互相信任和信心的重要性。剛度過100歲生日的里根時代的美國國務卿舒爾茨以上世紀80年代多次訪華,與鄧小平會談的經歷表示,美中雙方應當將問題擺到桌面上,通過私下坦誠對話,哪怕有爭吵和對抗,但能緩解問題,並在領導人和高官之間逐步建立起個人信任。他還舉例,當年蘇聯外長對他私下透露蘇聯即將從阿富汗撤軍,他只告訴里根,沒有捅到媒體上,這就是一種個人信任。

當年爲打開美中關係堅冰做出傑出貢獻的基辛格強調了外交上領導人判斷和行動可預見性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國每個總統都要任命專人來負責對華關係。兩大經濟體不得不互動,各自行動對彼此有很大影響,因此雙方必須非常小心,在衝突元素主導的時期要尋求在合作基礎上相互打交道的方式。雙方都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所限,避免使用大規模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