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法学会  

375.在国际司法实践中,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是国际性法庭或仲裁庭在处理实体问题之前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管辖权后,国际性法庭或仲裁庭只有在进一步确定请求书和相关诉求具有可受理性的情况下,才可以继续推进有关程序,审理实体性问题。[1]在实践中,可受理性问题涉及诉求变更是否允许,[2]起诉国是否具有起诉资格,[3]争端是否仍然存在等。[4]由于个案情况不同,每个案件所涉及的可受理性问题也不尽相同。

376.本案中,菲律宾在管辖权庭审中请求仲裁庭裁定对其全部诉求具有管辖权,且这些诉求均为完全可受理。[5]仲裁庭在《管辖权裁决》中对其已确定有管辖权的诉求,没有就其可受理性问题作出裁定。仲裁庭在《7月 12日裁决》中认定对菲律宾第 1项、第2项、第 3项、第4项、第 5项、第6项、第 7项、第8项、第 9项、第 10项、第11 项、第12 项、第13 项、第14(d)项诉求具有管辖权,且这些诉求均为可受理。[6]如前所述,实际上,仲裁庭对菲律宾所有诉求均无管辖权,因此无需进一步考虑可受理性问题。仲裁庭在错误裁定对菲律宾诉求具有管辖权后,不经分析就认定可受理。在案件相关法律和事实都显示出菲律宾部分诉求的可受理性明显存疑的情况下,仲裁庭未尽责查明可受理性问题,而是错误认定有关诉求为可受理。

377. 仲裁庭的严重失责和错误认定尤其体现在对诉求变更问题的处理上。诉求内容在案件中占有核心地位,国际性法庭或仲裁庭对起诉国的诉求变更向来持审慎态度。即使在被诉国未对诉求变更作出反对的情况下,法庭或仲裁庭也倾向于对可受理性进行审查,并已确立“不改变原诉求的性质”为诉求变更可受理性的判断标准。在本案中,中国已明确表示不接受、不参与仲裁,并明确反对仲裁及其程序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仲裁庭有义务对菲律宾的诉求变更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尽管如此,仲裁庭却先后三次允许甚至引导菲律宾对其诉求进行重大变更,使得第11 项、第12(b)项和第14 项诉求发生性质变化。仲裁庭无视国际司法实践所确立的标准,草率笼统认定有关诉求为可受理。

如果要轉載,請必須注明轉載自香港《菲中評論網》


[1] 参见Legality of Use of Force (Serbia and Montenegro v. United Kingdom), Preliminary Objections, Judgment,I.C.J. Reports 2004, p.1307, at para.83; Oil Platforms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v.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dgment, I.C.J. Reports 2003, p.161, at para.29.

[2] 参见Certain Phosphate Lands in Nauru (Nauru v. Australia), Preliminary Objections, Judgment, I.C.J. Reports 1992, p.240, at paras.62-71.

[3] 参见Ahmadou Sadio Diallo (Republic of Guinea v.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Preliminary Objections, Judgment, I.C.J. Reports 2007, p.582, at para.50-67.

[4] 参见Southern Bluefin Tuna Cas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v. Japan), Award on Jurisdiction and Admissibility, 4 August 2000, paras.45-46.

[5]  Jurisdictional Hearing Tr. (Day 3), p.80.

[6] 《7 月12 日裁决》第1203.A(8)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