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時報》 Victor N. Corpus                  費中平譯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聯盟要想在軍事上攻擊中國,必須克服兩個主要障礙:中國的地理優勢和中國的攻防兼得的「殺手鐗」。

中國的地理優勢

(一)中國的海陸空聯合力量對抗美國及其盟友的海上力量。海上力量受到水面作戰人員所能提供的可用空間的限制。他們只能攜帶一定數量的導彈、戰鬥機、彈藥、人員、補給和燃料。另一方面,作爲陸地強國,中國的空間是大陸性的;有足夠的空間發射成千上萬枚導彈,其中許多是反艦彈道導彈,可以擊沉任何數量的航空母艦戰鬥羣。它們還包括反潛系統、反衛星系統和防空基地系統的導彈變種,所有這些系統和子系統被隱藏和保護在超過5000公里的戰略隧道中。

即使中國海軍不使用一艘軍艦,只使用DF21Ds、DF26Cs、DF17s等反艦彈道導彈,它可以殲滅和擊沉西方同盟派來在南海或東海與它對抗的每一個主要水面戰鬥員,軍事上稱之為「不對稱戰爭」,是「無限制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反艦彈道導彈通常成羣攻擊,目前還沒有已知的防禦。所以,如果由美國領導的北約/四方集團派出他們的航空母艦戰鬥羣、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護衛艦和核潛艇在南海或東海對中國發動戰爭,陸戰和海戰將是古代著名的「坎尼會戰(Cannae war)」的翻版,導致由美國海軍領導的北約/四方集團海軍艦隊全軍覆沒。後者的詭計將無處可藏;就像坐等被導彈羣同時襲擊而消滅的鴨子。這只需要大約15-20分鐘,由美國海軍領導的北約/四方集團的艦隊就會全部結束。

如果以美國大規模軍隊爲首的四方集團防禦系統、七國集團和北約聯合力量在南海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那麼的古代著名的「坎尼會戰」將在現代被複制。結合中國的「陸地力量」(即反艦彈道導彈如DF21s、DF26s、DF17s;反系統;反潛系統;以及防空基地系統)和中國的「海上力量」(中國潛艇與俄羅斯潛艇進行演習,阻止倖存的西方軍艦逃離來自中國陸基反艦彈道導彈的同時羣射攻擊)。最終的結果將是西方海軍艦隊在南海的完整路線——一個現代版的「坎尼會戰」。

(二)地理鄰近中國的主戰區(南海和東海)給中國造就了優勢。因爲所有的反艦彈道導彈及其變體使用針對空軍基地美國隱形戰鬥機和轟炸機和針對衛星C4ISR範圍內——從中國大陸4000公里——包括在關島的軍事基地。當中國迴應西方聯盟的「第一次打擊」時,中國的殺手鐗將同時對海、海、陸、空目標進行蜂羣攻擊。如今的「坎尼會戰」可能只持續幾分鐘。這就是自軍事革命(RMA)以來現代戰爭的發展速度。

(三)歐亞中心地帶與邊緣地帶。北約/四方導彈防禦系統對中國的攻擊肯定會牽涉到它的親密和非正式盟友俄羅斯和伊朗的參與。衝突很有可能演變成核衝突;特別是如果由美國海軍領導的北約/四方防禦艦隊在南海被中國的「殺手鐗」殲滅的話。所以,在中國在南海對抗西方海軍艦隊之前,事先與俄羅斯和伊朗計劃是一個先決條件。在中國釋放它的「殺手鐗」之前,已經事先安排俄羅斯向美國東海岸派遣它的彈道飛彈潛艦(SSBN)和核潛艇(SSNs);而中國把自己的導彈發到美國西海岸;一旦美國決定發展核武器,就準備採取行動。另一方面,伊朗關閉了霍爾木茲海峽;日本90%的能源和北約60%的能源都來自中國。

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實際上佔領並完全控制了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麥金德稱之爲歷史的地理樞紐,他說誰控制了「心臟地帶」,誰就最終將控制世界。爲了遏制「中心地帶」佔領者,美國採用了斯派克曼(Spykeman)的「邊緣地帶」概念,在歐亞中心地帶建立了大約800個軍事基地。但由於正在進行的軍事革命帶來的軍事進步,這些數百個軍事基地已經變成了美國的負擔。這樣的固定目標很容易被來自俄羅斯、伊朗和中國的導彈羣同時攻擊所消滅。它們可以在幾分鐘內被消除。這就是現代戰爭的新節奏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四) 美國和四方集團/北約盟國被迫穿越大洋(太平洋、印度、大西洋)到達南海和東海的戰場。在此過程中,西方聯盟擴大了海上通信通道,使其後勤和人員暴露在中國和俄羅斯潛艇的伏擊和轟炸機的攔截下,配備了空中發射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Kinzhal, CH-AS-X-13)和陸基反艦彈道導彈(df21d, DF26Cs和DF17s)。相比之下,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將在自己的領土內,或在上合組織盟國的領土內,使用安全/受保護的通信線路部署部隊;心臟地帶的高速鐵路網爲他們的流動性提供了便利。

(五)「不要同時用兩個拳頭向兩個方向打。」——這是基本的軍事格言。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將被迫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如南海前沿、南海(台灣)前沿、朝鮮半島前沿、波斯灣前沿、敘利亞前沿、烏克蘭前沿、美國東海岸前沿等;以及美國西海岸戰線。美國及其盟友將被迫在全球範圍內分散軍力;容易因細節而失敗。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的軍隊可以藉助縱橫交錯的歐亞腹地高速鐵路快速機動,集中優勢兵力,逐一擊敗入侵的美國/北約/四方集團防禦系統部隊。

(六)美國/北約/四方集團防禦系統,作爲侵略者,將得不到民衆的支持。而中心地帶的佔領者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作爲他們土地的捍衛者,將得到大衆的支持。兩千年前的孟子曾警告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來說,更容易團結本國人民戰鬥並驅逐「心臟地帶」的外國侵略者。對中國來說,這甚至可能不會發生,因爲潛在的侵略者可以在南海和南海被消滅。但是,如果入侵者幸運地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他們可能就不能活着回家了。

中國的殺手鐗

 (一)攻。諸如東風21中程弹道导弹、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以及CH-AS-X-13 的反艦彈道導彈都是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旨在打擊海上移動目標;改型設計用於瞄準衛星和陸地上的固定目標,如藏有隱形飛機和轟炸機的空軍基地。還有專門設計用來對付潛艇的導彈。它們也被設計成為成羣攻擊某些目標。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其他國家開發出這種技術。它們是陸基的,可在公路上移動,掩蔽在中國大陸約5000公里的戰略隧道中。DF26既可以是常規型號,也可以是核型號。爲了核目的,中國擁有df41,裝備15枚核彈頭,可以打擊地球上任何選定的目標。它還可以在公路上移動,並隱藏在戰略隧道中。中國也有核潛艇(ssbn和SSNs)和戰略隱形轟炸機(h -20)。特殊武器系統包括地面和水下自主人工智能輔助無人機羣;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軌道炮。

(二)防守。20世紀60年代初,毛主席向中國人民發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從那時到今天,中國一直在挖掘。十多年前,有報道稱,中國已經擁有約5000公里的戰略隧道來儲存他們的核武庫。考慮到他們提高了高速鐵路的里程,這個數字可能是現在的兩倍或三倍多。他們還擁有40多個擁有地下機庫的空軍基地,以及一個同樣位於地下的潛艇基地。此外,所有主要城市都有廣泛的地下地鐵系統,在發生核戰爭時,它還可以作爲民防設施。中國整個東部沿海地區防空系統冗餘;而整個東海岸則被反潛探測和攻擊系統(自主無人水下無人機羣)覆蓋。我懷疑美國是否有類似的防禦系統。也許他們如此自信,以至於沒有人敢攻擊美國本土;俄羅斯和中國的核武器三結合都能做到。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一個由美國海軍領導的聯合四方集團、G7和北約能否在軍事上擊敗中國?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前提必須是它們能夠克服中國所享有的地理優勢;如果他們能夠生存下來,並逃脫中國的「殺手鐗」所帶來的挑戰;再加上俄羅斯和中國的潛艇形成一段距離的弧線,以便南海和東海捕捉任何掙扎者。如果進攻的西方艦隊無法應對中國/俄羅斯的這種反制,他們就會像在古代那場著名的「坎尼會戰」中被數量上劣勢的漢尼拔之迦太基戰士殲滅的無數羅馬士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