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評論網馬尼拉訊】菲律賓世界日報今天獨家刊登了該報記者范宗鼎總統候選人費迪南·蒙蒙·馬科斯的全文報導。茲轉載如下:

記者:候選人先生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菲律賓《世界日報》的專訪,我們將把您對未來的展望和規劃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您準備好了嗎?

小馬:沒問題,咱們開始。

第一部分:後疫情時代的復蘇計劃

記者:新冠疫情對菲律賓社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後疫情時代,您認為菲律賓面對的主要挑戰有哪些?你對促進經濟復蘇有哪些優先規劃?  

小馬:主要問題是恢復就業。這不是我計劃先做什麼的問題,我實際上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處理。比如,我已經開始咨詢這個國家最好的經濟學家,獲得他們的寶貴意見。

我認為,為了在菲律賓創造更多就業,必須先理解全球經濟目前的局勢,並預判未來趨勢。 

我這麼說是因為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從前有利可圖的行業現在可能不行了,而一些從前聞所未聞的行業突然變得十分重要。這些變化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數字基礎設施(本報注:如互聯網升級換代、5G通訊服務等)。

因此我認為,下屆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是改善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這是菲律賓未來各項事業的基礎,如遠程教育、新型商業、全球貿易等等,都要依賴數字基礎設施。 

我非常有信心下屆政府一定會在這方面發力,因為數字化生活是一個已被證明的現實,不需要我們再去發明創造。我們可以借用中國和美歐一些成熟經驗。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們經濟領域中的諸多薄弱環節。  

首先是糧食供應。我們必須迅速改善國家的農業環境,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並提升農民生活質量。菲律賓農民的平均年齡在五十五歲左右,我們要想辦法吸引年輕人重新回到農業領域。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讓農業生產更加有利可圖。當年輕人從學校畢業,他們尋求自己最好的未來。務農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農民掙錢很少,因此我們必須改善農業環境。

疫情還暴露了供應鏈問題,我回到老家北怡洛戈省的時候,突然很多農民送來各種食物,我問他們乾嘛送這麼多,他們告訴我:餐館大都關門,送貨渠道不暢,賣也賣不出去。  

除了供應鏈,此次菲律賓疫苗的運輸還暴露出我們的冷鏈(冷凍運輸)脆弱。我們要汲取經驗教訓。疫情改變了太多事情,我當年學習的經濟知識很多已不再適用,我們需要打開思路,重新學習,否則很容易犯大錯誤。這個世界已經回不到疫情前了。

還有消費能力。幾乎所有商人都在反映,菲律賓的消費能力正在減弱,這也影響了外國投資人對菲律賓的興趣,我們要設法解決。 

在政府投資方面,目前國家已經欠下大量外債,但債務總量還維持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5%以下,比很多鄰國來得好,但政府必須節約資金,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全球的經濟正在重新開放,我們要趕上這股浪潮,決不能落下。因此我的團隊現在已經有了詳細規劃,應該在哪些經濟領域投入政府資金。

總而言之,我們要充分利用全球經濟復蘇的勢頭,讓菲律賓佔據有利地位。(中國)好像有句話叫做水漲船高對不對,我們要乘舟而上。

記者:您計劃如何提升菲律賓的醫療衛生能力? 

小馬:全世界在這次疫情中都發現自身的醫療系統是如此脆弱。我總是說,我們必須為下一場大流行做好準備。科學告訴我們,同疫情的戰鬥遠遠沒有結束。所以我們要加強綜合醫療能力——不僅是治療能力,還包括醫療科研。比如說,我們要擁有自己的疫苗研發能力。

記者:你有疫苗研發計劃嗎? 

小馬:我們過去就有,我們曾經研發自己的流感疫苗。我們建立了熱帶醫學研究所,該機構成功研制出流感疫苗,並曾經為60-70%的人口接種。我們需要重新建設這一能力,恢復自主研發,同時要加大同全球研究所、大學、醫院的合作。其實我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除了此次疫情,我們還要看到菲律賓的公共衛生體系亟待改善。我們有不少大醫院,但政府在最近35年來幾乎沒建新醫院(本報注:老馬科斯政府被推翻至今恰好35年,小馬暗含的意思是,他父親之後的歷屆政府對公衛系統投入不足)。 

政府必須要讓普通百姓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我們不能只是把民眾帶到大醫院去,而是要把醫療服務帶到基層去。所以我的一項長期倡議是「鄉村醫療單位」,讓每個村莊都有這樣的單位,裡面有定期輪駐的醫生和護士,以及助產士,在鄉下母嬰服務很重要。這樣一來,廣大民眾不需要等到病情惡化再被迫跑到大醫院,如果他們感到身體不適,出家門不遠就能找到診所,一些小病小災在基層就能處理,而那些大醫院可以集中資源服務罹患重病的病人。

記者:菲律賓電價高企,不利營商。您打算如何解決電力供應和能源問題?

小馬:如果你想要在全球經濟復蘇的環境下爭取到更多外國投資,就必須解決電力供應問題。菲律賓的電力傳輸價格一直比其他國家貴,因為我們是一個群島國家,而大陸型國家(比如中國美國)建設高壓輸電線網絡要容易得多。

因此我們的電力問題主要在傳輸方面,不幸的是,這個領域被政治干擾,國家在電網建設方面的一些重要決策往往是政治掛帥,而不是把技術和經濟納入優先考量。這就是我們為何麻煩不斷,高電費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是現狀,我們必須解決。

另外,菲律賓的發電量確實不足,給工業發展造成阻礙。我們需要擴大電力來源,包括傳統能源和新能源。 

解決電力問題,我們需要公私合營(PPP)的力量,尤其是到了明年,新政府的財政可能捉襟見肘。 

我要強調,電力問題不是個簡單問題,我剛才只是就最基本的層面泛泛而談,真要談到細節,那絕對不簡單,我們甚至要回到最根本的立法層面和技術層面,革除掉一些過時的東西。

記者:您對核能的看法如何?

小馬:你知道,他們在1986年把核能炒作成一個巨大的政治議題。描沓安核電站還在那裡,我們至今還在花錢(維護),但電站沒有發電。如果你看看世界主要大國,他們都在大量使用核電,甚至在福島核事故之後仍在大力發展核能。你看看法國。

菲律賓的描沓安核電站在這裡有爭議,但你要知道,她在韓國有一個「姊妹站」,完全是同樣的設計,韓國人用得很開心,先後建了六個同樣的核電站。如果韓國能使用核電,菲律賓為何不行?別跟我說我們沒人才,我們為描沓安核電站培訓的人才至今還在。 

所以我們不要再把這個問題政治化,要好好考慮技術問題。從1985年到現在,核能技術突飛猛進,我們要認真考慮核電計劃,而且我認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現在氣候變化問題成為全球主流議題之一,火力發電不再受歡迎,即便是煤電,中國也已經發展出清潔煤電技術,我參觀過,只是還不清楚中國是如何做到的。菲律賓煤炭儲量不小,但含硫量較高,對環境不友好。如果能引進中國技術說不定是不錯的選擇。  

其他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中國也在技術上有所斬獲,讓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現在中國有一種太陽能發電效率已經超過風能。菲律賓也是一個適合發展太陽能的國家。

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清潔能源,傳統化石能源是基礎。世界今天突然出現的能源危機就說明這一點,天然氣和石油價格高漲,在這裡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所以,所有這些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我們要綜合研究。 

我想強調,相關研究應該以科學為依據,而不是政治。有件事情我很肯定,那就是必須發展能源產業,不能再原地踏步。因此我們需要做出一些艱難決定——為了子孫後代。

記者:菲律賓擁有大量年輕勞動力,您將如何利用這一人口紅利?

小馬:我長期憂心的一件事情恰恰是教育,疫情期間教育界的痛苦大家都看到了,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很辛苦。但這其實不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錯,這牽扯到我們剛剛談過的數字基礎設施。

菲律賓數十萬教師在師範學校的時候,從來沒學過網絡教學,所以2020-2022這三年的教育質量勢必大受影響。在未來的企業雇主眼中,這批學生的學歷恐怕含金量不如從前,我們要避免這種情況。

我們要從教師質量抓起,政府需要為教師提供更多支持、培訓,確保他們拿到應有的福利津貼。教學工作事關我們的未來,如何強調他們的社會角色都不過分。教師素質越高,學生素質就越高,菲律賓的未來也就越好。 

再就是我們剛剛談到的就業問題。菲律賓每年畢業120萬學生,疫情期間每年70萬海外菲工回國,我們要創造200萬就業崗位。現在社會經濟飽受打擊,我們不僅要解決好剛才討論的數字基建、能源電力等一系列問題,還要採取外交手段,為菲律賓人民拓展海外就業的空間。希望逐漸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一切經濟努力都指向就業問題。容納最多就業人口的不是大型企業,而是中小微型企業。此次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受到重大打擊,他們沒有足夠現金儲備,經營一出問題資金鍊就斷裂,許多企業永久性關門,這是政府需要出手相救的時候。  

我們應該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種子資金」,幫助他們東山再起,再配合減稅、免稅、稅務特赦等一系列政策。我不喜歡現金補貼,因為補貼導致惰性和依賴性。我們必須保持競爭力。只要政府提供適當支持,菲律賓企業有能力跟任何人競爭。 

面對疫情,大企業當然也不容易,但他們能活下來。政府要重點關照中小微企業,他們是政府稅收、創造就業的關鍵。 

還有,政府的政策千萬不能朝令夕改,你今天說他們可以開門營業,餐館貸款跑去進貨,明天政府又說不許營業,貨都浪費了,商家債台高築,很難翻身。如果我當選總統,政府將會給出非常清晰的政策指引,並全力扶持中小企業。 

不久前我跟幾個大銀行家對話,他們告訴我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中小企業的貸款按期還款率比大企業高。大企業大人物會找各種理由拖延,動不動就「你找我的律師去談」,而小企業不會這樣做。

所以我會勸說銀行加強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他們是菲律賓經濟的根基,是我們強化中產階級的基礎。如果有了強大的中產階級,社會和政治就會趨於穩定。反之,貧富差距擴大將導致動蕩。我們要重建菲律賓中產階級。

記者:您似乎對社會經濟復蘇有說不完的想法。  

小馬:你要知道,自從新冠疫情爆發,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當我一個人坐在房間里的時候,看到所有的壞消息源源不斷傳來,這太可怕了。如果你開上車去外面看一看,到處都有讓你想要哭的場景。人民真的在受苦,他們可不僅僅是抱怨,他們在受罪。沒工作,沒錢,沒醫療……

所以,要怎麼辦?我們要想辦法一步步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二部分:外交政策理念

記者:其他多位總統候選人表示願意同中國發展經貿往來,但在南海問題上態度強硬。在您看來,菲中友好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還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可以被犧牲的?

  

小馬:不僅與中國,菲律賓與所有國家的關係都是不可或缺的。當今世界緊密聯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菲中關係尤為如此,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地區大國,菲中兩國是鄰居。睦鄰友好對雙方都有利,反之亦然。 

雖然菲中兩國存有分歧,有海上領土爭端,但我們不得不尋求共識。這種共識未必要牽扯大議題。我想跟中國談的第一件事情是:請允許我們的漁民繼續捕魚,因為他們千百年來世世代代靠海吃飯,我認為這不是無理要求。兩國和兩國人民可以就此達成共識,作為友好合作的第一步。菲漁民不會構成軍事威脅,都是些小船,只是打漁。我相信這對中方來說不是大問題,但對菲方而言可不是小問題。我相信雙方能解決好,讓我們把這個問題作為起點。

我跟歷任中國駐菲大使交談時,雙方始終認為:應放寬眼界,關注其他合作議題,比如人文交流、教育合作、經濟互動等。南海問題不是菲中關係的全部。 

我總是說,當年中美關係的破冰是從「乒乓外交」開始,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件事會改寫歷史。所以我鼓勵所有人,比如華商,他們在中國有朋友,說不定就能幫助我們(改善菲中關係)。菲律賓的華人大班在中國有生意,去跟你們的中國朋友談,看能做些什麼。 

除了商業圈,菲律賓現在有孔子學院,這是好事。文化交流、增進理解非常重要。所有這些事情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 

民心一定要相通,如果菲中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視對方是普通的人,而非國家、政府,所有交流都會更加顺畅。这是我们1974年首次去中国时学到的经验(本报注:1975年菲律宾时任总统马科斯正式訪華的前一年9月,馬科斯夫人伊美黛曾攜小馬科斯訪問北京和長沙並見到毛澤東、周恩來),當時我們看到,中國人民其實和我們一樣——他們關心自己的日子,操心自己的孩子,大家都一樣。我們看清這一點,後面的對話就容易多了。

記者:既然菲中友好至關重要,您最希望在哪些領域優先與中國合作? 

小馬:我不會選一個特定領域,合作領域越多越好。菲律賓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度,中國也越來越開放,我們能合作的地方太多了:人員往來、中小企業、大型企業、政府間項目、人文、教育、體育等等。我們應該探索所有領域。 

菲律賓願意面向所有鄰國開展合作,況且中國已成為本地區重要玩家,所以我很不理解為何一些人總是批評對華接觸政策,我想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有更好的方案嗎?我要告訴這些人,如果你們花點時間,坐下來跟中國人喝一杯,就會發現大家都是一樣的。雙方背景不同,語言不同,但我們人性相通,我們都是別人的父親、兄弟、丈夫。我要把兩國交往帶到這個層級,塑造更有活力、更全面的菲中關係。

記者:下面我們談一個更具體的問題。總統候選人羅佈雷多已經明確表態,在菲中南海油氣合作的問題上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必須先承認2016年南海仲裁結果。您同意她的看法嗎?

小馬:呵呵呵,那是她的想法,我怎麼能說同意或者不同意。中國從一開始就言明不會承認仲裁,所以羅佈雷多的說法實際上就是「我們不會跟中國談」。這一點我完全無法同意。我剛才花了十分鐘來說明我們為何要跟中國合作,以及如何同中方交往。如果設置這麼一個前提條件(中國承認仲裁結果),合作就永不會實現,因為中國早在仲裁結果出爐前就表明立場,他們不會承認。

中國實際上有他們的理由。所謂仲裁,雙方總要都參加吧。中國甚至都沒參加。所以你不能將其稱之為仲裁。我認為仲裁是無效的(futile)。這個仲裁的實際效果是讓菲中的分歧擴大,讓雙方的立場更加強硬,這是我們目前的處境。

杜特爾特總統嘗試重新建立菲中友好關係。菲律賓多數人不贊賞杜特爾特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杜特爾特重新平衡了各種力量,中國在這種平衡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必須承認我不贊同羅佈雷多的想法。如果給菲中談判設置前提條件,則意味著根本不會有談判。這可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對話,想要接觸。就算我們的(領土)糾紛暫時得不到解決,菲中之間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合作。

現在有一些人高叫:跟中國開戰。但誰想要戰爭?中國不想戰爭,菲律賓更不想,甚至美國都不想。我們為何突然在討論戰爭?很多菲律賓人會犧牲。 

對我來說,接觸政策才是關鍵。當然還有另外兩個選項:從國際法院得到領土劃界結果,但這個結果實際上不存在;另一個取得領土的方法是戰爭,這個不用考慮。 

解決領土糾紛的另一個方法是雙邊協議。這就是菲中之間唯一的正確選擇,這是我們想要做的。

記者:中美兩大國正在爭奪對菲律賓的影響力,有人說這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您認為呢?

小馬:什麼?你說代理人戰爭?我認為所謂代理人戰爭的想法來自冷戰思維:你只能站在蘇聯一邊或是美國一邊,沒有其他選擇,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必須選邊站隊。然後美國和蘇聯有所謂的「勢力範圍」。當時菲律賓跟美國站在一起,是因為菲美傳統同盟關係。 

但我真的認為,這種思維已不合時宜。目前的全球局勢跟冷戰時期大不相同。我總是說,現在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大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考慮,朝鮮、韓國也是如此,而我們菲律賓也有自己的利益,我們要優先照顧自己的利益。我不為華盛頓工作,也不為北京工作,我為菲律賓工作(敲桌子)。跟中國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符合菲律賓的利益。維持菲美傳統關係,也符合菲律賓的利益。 

 這條路(同時維持好對華和對美關係)可不好走,這是在走鋼絲。中美是兩個巨人,你們同時打噴嚏,我們就消失了(笑)。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如何選擇自己的位置。菲律賓剛好處在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地理位置上,我們被夾在中間,所以菲律賓必須非常謹慎看待周邊的地緣政治問題。

我總是問自己:看看周邊這些力量,到底對菲律賓有什麼好處?所以我說接觸政策才是關鍵,我們跟所有人談。杜特爾特的一個貢獻是,他把菲律賓從幾乎單一的對美外交政策中帶領出來,他制定了更加包容性的外交政策,通過包容性外交,我們跟所有人是盟友。這是對的,我實在看不到還有什麼其他出路。

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些超級大國,他們當然在爭奪影響力,菲律賓需要承認的是,我們的地緣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不得不走鋼絲,目標就是我們不跟任何人交惡,捍衛菲律賓的國家利益。

記者:您認為中美博弈是一場零和遊戲嗎?

小馬:很有趣的問題(較長時間的思索)……我認為不必是一場零和遊戲……如果你看看中美之間的拔河,實際上正在發生變化。只要他們足夠冷靜,他們可以發展進化(evolve)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返回零和遊戲。 

菲中兩國關係跟超級大國關係一樣,也要發展進化。超級大國之間到底能不能找到一條出路,這是另一個問題。對菲律賓而言,不論地區力量爭鬥或全球大國之爭怎麼發展,我們都要力爭從困境中突圍,尤其是在疫情期間。

我真心希望中美角力不是零和遊戲,因為這將把我們打回起點,當時菲中雙邊關係還沒有任何進展。也許政治上我們沒辦法,意識形態差距太大,但在其他方面,我們仍然可以接觸。 

所以,不!一旦你接受中美之間是零和遊戲的想法,那就變成我們有生之年的現狀。我們不喜歡這樣,我們想要更好的未來。

記者:在您看來,菲美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軍事合作,我們應該讓美國軍事基地重回菲律賓嗎?

小馬:歷史上美國在菲軍事基地跟當時的冷戰環境密不可分。我們曾是美國殖民地,但二戰時期菲美並肩作戰,這讓兩國關係變得很特殊,後來便有了蘇比克和克拉克美軍基地。但世界局勢已經變了,菲律賓憲法也明確規定我們不接受任何外國軍事基地,我認為應該堅持這一立場。

在菲建立美軍基地的歷史環境已經不復存在。更何況菲美軍事聯盟有些變化。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時直言不諱地說「美國不會為菲律賓捲入戰爭」,很多菲律賓人非常驚訝。 

在歷史上,我的父親曾經一再要求美國做出承諾,如果菲律賓受到攻擊美國要幫助防禦。但我認為現在的菲美《共同防禦條約》政策變了。如果美國不願意幫我們打仗,我們為何還需要美軍基地?菲律賓只會讓自己淪為被攻擊的目標。 

我再強調一次,我們不是要跟美國作對,我只是認為地緣政治環境已經發展,這個世界變了,菲律賓的應對之策也必須隨之改變。現在菲律賓還有不少人認為我們應該讓美國在菲建立軍事基地,但這是在開倒車,回到了冷戰思維——我們應該站在這邊,必須站在那邊。菲美至今在意識形態上相同,但除此以外,軍事形勢已經變化,菲律賓的外交政策也隨之改變,接觸政策佔了上風。我相信這是在正確的道路上邁進。

這次菲律賓大選,外交政策首次成為一個重要議題,甚至連大馬尼拉以外省份的民眾都在問:你的政策是啥。包括那些漁民,他們也很關心。我們不會為了漁業問題跟中國搞砸關係,但我們會為漁民鬥爭。我們會把中國人關在會議室里一直談個沒完(笑),我們會想盡辦法讓菲漁民找回生計。

對華政策成了重大議題,這對我而言並非不陌生,我相信我們能處理好。

記者:總統候選人轆順日前表示,如果他成為總統,菲律賓將尋求與更多西方國家結成軍事同盟,比如澳大利亞和英國。您對此持何種看法? 

小馬:我們在結盟問題上要謹慎,因為盟友之間未來可能發生利益衝突。但是盟友比敵人好,結交盟友不是壞事。但要注重平衡,不能對一方有利卻針對另一方。

第三部分:歷史遺留問題

記者:您認為您父親的執政有任何不足嗎?您是否願意彌補這種不足?

小馬:有些人眼中的不足之處,在我看來可能不是。我參加競選不是為了彌補任何人,而是服務菲律賓的利益。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戰勝疫情,如何恢復經濟。這(競選總統)跟我的家庭無關,跟歷史無關,我關注的是國家現在面臨的危機。所以,如果你要把我帶回到35年前的政治爭吵,很抱歉,我無法跟你談,因為我們現在面臨更大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現在就解決。等這些問題都解決好了,我可以跟你聊一個禮拜,聊任何你想聊的話題。

記者:這就是全部問題,謝謝您的精彩回答。 

小馬:希望你能從中得到點東西。謝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