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時報》New Worlds Dr. Henry Chan         費中平譯

烏克蘭的背後。美國試圖摧毀俄羅斯中央銀行

當外匯儲備被政治化

3月16日,俄羅斯為兩筆主權歐洲債券支付了1.17億美元的息票。此舉避免了自1918年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俄羅斯外部主權債券的首次違約。如果看一下俄羅斯經濟的基本面,近乎違約的情況是難以想象的。該國在2021年有1200億美元的經常賬戶盈餘,未償還的外幣債務只有400億美元,並且在2022年2月底持有643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世界第四大外匯儲備。

俄羅斯外匯儲備意外凍結,導致俄羅斯國際信貸幾近崩潰。 這讓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措手不及。 據報導,俄羅斯近3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現時在制裁國被凍結。 只有950億美元的人民幣儲備、其他开发中国家的資金和黃金仍可供世邦魏理仕金融使用。

外匯儲備的空前政治化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的金融制裁。首先,對被認為支持普京的俄羅斯主要政府官員和知名商人的制裁急劇擴大。第二,對代表俄羅斯銀行系統約四分之一的七家俄羅斯個體銀行進行一系列制裁,包括切斷與國際銀行間信息傳遞系統SWIFT的聯繫。第三,凍結在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瑞士的CBRF國際儲備。這些制裁轄區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核心儲備國家,除了中國。第四,位於瑞士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被稱為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已經暫停俄羅斯使用其服務。除了這些政府決定之外,一些重要的金融公司,如VISA和萬事達卡,也在限制其在俄羅斯的服務,並增加了對俄羅斯經濟的干擾。

在迄今為止實施的所有措施中,針對CBRF的制裁是最出乎意料的;其影響是系統性的,可能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了最大的傷害。為了應對外匯儲備的凍結,CBRF將基準利率從戰前的9.5%提高到前所未有的20%,並在2月24日至3月20日關閉了莫斯科證券交易所。市場於3月21日重新開放,但交易僅限於政府債券。盧布匯率從2月24日戰爭爆發前的80.42盧布兌1美元降至3月19日的107.50盧布。CBRF行長Elvira Nabiullina表示,經濟正在進入大規模的結構轉型。所有公司在與外國同行的結算中都遇到了生產和物流鏈中斷的問題。

過去,美國在2019年制裁了委內瑞拉和伊朗等其他中央銀行。不過,所有七國集團(G7)司法管轄區對一家中央銀行採取協調行動,更不用說像CBRF這樣規模大、國際活躍的中央銀行了,這種情況從未發生。位於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的63家中央銀行成員中,沒有一家成為金融制裁的目標。CBRF不僅是BIS俱樂部的成員,也是其更排他的子集–金融穩定委員會和巴塞爾委員會銀行監管的成員。自1931年成立以來,BIS的制裁沒有先例,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外匯儲備的目的

外匯儲備一般指的是一個國家所持有的容易安全的外部資產。它們主要由海外外匯存款、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組成。儲備是任何國家最重要的宏觀政策工具箱之一。

持有外匯儲備一般是為了傳統的業務目的和預防性的政策目標。傳統的業務目的包括促進定期的國際債務和進口相關的支付,作為抵押品以放鬆外部借款限制,或支持貨幣政策的流動性操作。從預防的角度來看,各國持有儲備是對國際收支衝擊的一種自我保險,包括國際資本流動的突然停止,在壓力下向銀行提供外幣流動性,以及減輕外匯市場的波動。

全球經濟危機常常引發對外匯儲備的新思考。例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促使許多發展中國家建立他們的儲備,作為對國際收支衝擊進行自我保險的關鍵。因此,到2018年底,全球持有的外匯儲備總額增加到11萬億美元以上,比30年前增加了10倍。IMF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外匯儲備總額將超過12.25萬億美元。全球外匯儲備的約三分之二由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持有。

即將到來的動蕩

俄羅斯的凍結迅速引發了這樣的問題:將持有儲備作為一種 “經濟戰爭 “的行為,是否會促使全球各地的儲備管理者重新思考–尤其是那些可能與美國或歐盟政府發生爭執或面臨潛在衝突的國家–將其國家儲備放在哪裡。

即使是中國政府債券,也是任何從西方轉移出來的資金的自然目的地;它不像美國國債或歐盟核心主權債務市場那樣規模大、流動性強–也不像美國國債或歐盟主權債務市場那樣沒有市場或信用風險。更重要的是,北京在開放金融市場以吸引外國資金方面刻意放緩。自2000年以來,在美元讓出的10%的世界儲備份額中,它只拿走了大約四分之一,大部分的分散投資都流向了歐元。

但是,缺乏短期的選擇並不意味著說不會有長期的影響。最近的傳聞和基於研究的證據表明,地緣政治的考慮可能已經影響到儲備管理的決定,儘管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任何轉變。目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儲備體系因缺乏替代方案而繼續存在,要保持這一體系,需要美國經濟穩健,長期保持強大的外部地位。不幸的是,目前數萬億美元規模的經常賬戶和聯邦赤字與全球錨定貨幣的需求相悖。

著名的伯克利儲備管理專家Barry Eichengreen認為,在儲備背後的兩個必要條件–傳統的操作目的和預防性的政策目標中,後者現在可能受到質疑。他認為,地緣政治侵入儲備管理的主要影響是削減對儲備的需求並導致匯率的更大波動。

Eichengreen建議各國通過阻止企業借入外匯來加強其金融系統和經濟,防止與匯率有關的混亂。這可能會深刻影響世界市場和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的融資模式。削減儲備也將傷害美元的需求,削減其 “高昂的特權”。

對外匯儲備的制裁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許多不可預見的後果,而且這些後果還在不斷上演;全世界所有政府都必須對其保持警惕,並開始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