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評論網香港訊】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21日報道,東帝汶當選總統若澤·拉莫斯·奧爾塔在接受該刊專訪時表示,他渴望加強與鄰國的雙邊關係,使東帝汶成為東盟成員,並解決東帝汶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包括兒童營養不良和貧困。

據報道,奧爾塔表示,使東帝汶加入東盟將是他的「絕對優先事項」。

報道介紹,奧爾塔是混合歐洲和當地土族人的血統(mestiço),他出生於葡屬帝汶首都帝力,拉莫斯·奧爾塔的母親是東帝汶人,父親是薩拉查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流亡到葡屬帝汶的葡萄牙人,就讀於索伊巴達一個小村莊的天主教教會學校,後來成為印度尼西亞侵略時期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葡萄牙語簡稱:FRETILIN)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8個兄弟姐妹中4個遭到了印尼軍方的殘酷殺害。

拉莫斯·奧爾塔在荷蘭海牙國際法學院和斯特拉斯堡國際人權學院學習(1983),隨後在美國安蒂奧克大學取得了文學碩士學位(1984),1987年成為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任客座講師。

1969年,他成為東帝汶當地電台和電視台的記者,當時的東帝汶還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奧爾塔積極參與東帝汶獨立運動,1970年至1971年被葡萄牙當局流放到葡屬東非(今莫桑比克)。

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行民族自決。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主張同葡萄牙維持關係的民主聯盟,和主張同印尼合併的東帝汶人民民主協會三方之間因政見不同引發內戰。獨立革命陣線於1975年11月28日單方面宣佈東帝汶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2]奧爾塔被任命為外交新聞部長。同年12月,印尼出兵東帝汶,並於1976年宣佈東帝汶為印尼第27個省。

奧爾塔是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的創始人及前成員。他在1975年至1999年印尼佔領期間,一直服務於流亡的東帝汶抵抗力量。雖然他一直在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工作,但是在1988年他退出了這一黨派,成為了獨立的政治家。[3]

1996年,奧爾塔與卡洛斯·菲利普·西門內斯·貝洛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獲此獎的理由是:「為尋求和平解決東帝汶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2002年東帝汶正式宣佈獨立後,奧爾塔便成為該國第一任外交部長。

2006年6月26日,阿爾卡蒂里總理在一次政治騷亂中辭職,隨後奧爾塔被總統古斯芒委任為東帝汶第二任總理。於2007年至2012年擔任東帝汶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