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會議員協會(USAFMC,the United State Association of Former Members of Congress)日前在在線舉辦了「一中政策與中美關係走向」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中美兩國的專家探討了一個中國政策的作為中美關係基石的意義,並分析了雙方在一中政策上的理解和博弈。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為本次研討會的主持人。

【菲中評論網香港訊】據香港「中評社」消息,美國眾議院前議員查爾斯布斯塔尼(Charles Boustany)表示,大家都同意,一個中國政策是中美兩國關係的基石,閱讀一中政策的所有文件並仔細研究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其中有很多微妙之處。從根本上說,他認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和平解決海峽兩岸的爭端是一項持久的利益。美國一直明確表示,它不支持台灣地區的分離主義,希望兩岸人民能夠和平解決問題。美國希望盡中國所能促進正在進行的合作和對話,在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這取決於兩岸人民,美國只是希望看到和平解決。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謝韜表示,他同意中美雙方都認為可以和平解決衝突。「據我所知,中國政府從未說過,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將放棄使用武力。但一個中國政策自1972年以來就一直是中美關係的基石,而且無論是北京或是華盛頓,都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同意我們不能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中國政府也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這是中國的紅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正是因為尼克松總統之後的美國政府堅持了一個中國的政策,所以我們今天可以在這裡互相交談。儘管目前我們面臨困難,但中美兩國溝通的大門仍然是打開的。」他說,「所以我想,中美兩國的最高領導層都非常清楚一個中國政策是基石。問題在於,偶爾會看到一些美國議員和美國政府其他部門官員試圖改變政策,這就是中國政府強烈反應的原因。同時,台灣主權問題是中國老百姓的一個中心問題,這不需要做任何民意調查,所以,我認為一個中國政策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台灣問題是核心問題。」

在談到對台戰略模糊這個問題上時,查爾斯表示,用社會科學術語來說那就是美國有一個「保持真正堅定」的一個中國政策。換句話說,華盛頓採取的具體措施、步驟和政策是為了表明我們對一個中國的承諾。美國對一個中國的政策是認真的,有些人認為,在中國大陸、台灣地區和美國的關係中,模稜兩可更有效。但另一些人認為,正是因為模稜兩可才會導致誤解和誤判。

謝韜表示,首先,他認為一個中國政策保持了海峽兩岸的和平關係,在這個問題上各方都有一定的靈活性。有些人會把這稱為戰略模糊性,其他人會說這是外交上的靈活性。這是一個複雜的情況,我們應該回顧並閱讀所有這些建交之初的文件,將它們與這個問題的複雜性聯繫起來。然後我們需要建立一種參與的方式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戰略與經濟對話可能會過時,貿易關係顯然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但這需要雙方進行坦誠的溝通,並試圖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的對話。

謝韜特別提到了中美農業合作。他說,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美國擁有非常先進的農業技術,所以你們有生產者,需要出口,我們有廣闊的市場。「我想兩國領導人都很清楚,我們可以把一些更有競爭力和爭議性的領域先放在一邊,比如高科技,比如人工智能等等。農業是為了養活人民,這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激勵,也可以讓中國人和美國人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查爾斯對此表示,「在農業問題上,我當然同意你的看法,路易斯安那州的農民會很樂意向中國出售更多的大米和大豆。我在國會的時候,他們總是敲我的門,讓我想辦法增加我們在中國的出口。」他也提到了在公共衛生領域方面的合作,他認為這也是兩國真正應該合作的另一個領域,但可悲的是,中美彼此更加不信任的程度是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當然,這不僅僅是我們兩國之間的不信任。我們國家有些人不相信專家。其他國家也在經歷同樣的事情。所以我認為,公共衛生中的醫療保健應該是一個我們可以合作的領域。關於這個問題,美國有人試圖指責中國。我認為,現在真正重要的是要戴上科學的帽子,真正弄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以一種冷靜的方式來做這件事,讓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參與進來,以便弄清楚我們如何預防未來的流行病。我們知道這會是個很難的問題,但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共同努力,我們需要克服所涉及的不信任,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面對面進行一些坦誠的對話。」查爾斯這樣說。

謝韜也表示,關於健康和公共健康合作的問題,他正在指導一個項目,是讓中美大學生一起分析並呼籲美國和中國從不同的角度就抗疫響應全球學術界。他也介紹稱,這個項目的目的是讓兩國的大學生們——我們未來的領導者們瞭解對方的觀點,當他們一起收集世界各地防控措施和醫療統計數據時,可以彼此相互瞭解,建立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