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評論網北京訊》7月1日華夏經緯發表了題為《從美國對華戰略看台海局勢的可能演變》,作者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本網在徵得作者同意,從华夏經緯網上轉載全文如下:

從美國對華戰略看台海局勢的可能演變

唐永紅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眾所周知,台海局勢及其演變,主要源於台灣社會生態結構性變化造成的海峽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性質變化,並且深受基於中美矛盾與兩岸矛盾的美國對台政策的影響,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台灣社會內部矛盾及其演變的影響。而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以美國為首的域外勢力等各方在台海所能投射的實力大小與實際上所投射的力量強弱的對比,決定著台海局勢的總體樣貌與最終走向。現實中,正是各種矛盾與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型塑著台海局勢,但由於台灣方面力量弱小,大陸方面期望穩定,因此美國因素實乃台海局勢演變的關鍵性變量。

  從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走向觀察。眾所周知,近40年來,中國大陸不斷崛起,並有超越美國之勢,客觀上相應導致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與遊戲規則的逐漸改變。2010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總量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二位,並逐漸快速拉進與美國的距離。戰略與利益之爭,加上中美之間在文化理念、價值標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發展道路層面的固有分歧,這讓當前的中美關係不僅面臨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之爭而且面臨著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的戰略利益之爭的雙重結構性矛盾。

  而基於霸道文化、「你強大就是對我不利」的認知,美國認定中國大陸的崛起總體上不利於美國的霸權戰略與國家利益,並認為前期的旨在和平演變中國大陸的接觸交流政策總體上失敗了,更認為中美之間存在的上述雙重結構性矛盾總體上是難以調和的矛盾,特別認為當前必須有效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勢頭。

  因此,以2017年底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8年初的《國防戰略報告》為標誌,美國明確把中國大陸作為其第一位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因此從先前的旨在和平演變中國大陸的接觸交流政策,根本性地改變為了旨在遏制打壓中國大陸的戰略競爭政策。而且,基於美國的文化、認知,中美之間的這一戰略競爭實質是戰略對抗,不分出高低上下的輸贏結果是不會停止的。

  為此,美國正在基於實力利用各種機會與條件,不僅自己以打「組合拳」的方式,而且將中美利益衝突拉高到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對抗,企圖以「國際聯盟圍毆」(包括形成利益聯盟與價值聯盟)方式,也勾連利用與中國大陸有矛盾的國家及地區,採取「離岸平衡」策略,包括訴諸「台灣牌」等各種籌碼與條件,從內部分化到外部聯盟,不斷強化對中國大陸的遏制、圍堵與打壓。

  中美雙重結構性矛盾雖然難以調和,但中美相互可以毀滅對方的實力讓奉行現實主義的美國不得不放棄直接訴諸軍事戰爭的解決之道,不得不採行「冷戰」策略,包括尋求代理人戰爭,例如台海戰爭,以達成其戰略競爭的目的。而現實中的中美關係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經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巨大利益暫時難以割捨,在當前的諸多國際事務中又多離不開中國大陸的合作。但這種現實層面的利益與合作顯然無法從根本上化解中美之間的根深蒂固的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

  由此觀之,預期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更有對抗的中美關係,在近期、中期與遠期的歷程中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樣態。近期上,中美關係因全球化形成的利益關係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中期上,中美關係因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可能破局;遠期上,「修昔底德陷阱」問題解決之後中美關係將會重建。

  在中美戰略競爭分出勝負之前的漫長過程中,美國會基於自身的實力條件與準備情況,會在各個方面陸續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與對抗。但鑒於現實中的中美邦交關係帶來的巨大的現實利益不能忽視,在美國還沒有準備好與中國大陸攤牌斷交之前,奉行現實主義的美國對華戰略對抗會以中美不斷交為限度,不會讓中美關係破局,而會在戰略目的與現實利益之間尋求平衡。因此,當前美國不得不採行接觸與遏制並舉、既接觸但更遏制的政策取向,並企圖通過強化遏制從接觸中獲得更多的現實利益。但從中長期看,在對華的戰略競爭與對抗過程中,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為了在對華戰略競爭與對抗中勝出,一旦美國做好了與中國斷交的準備,大概率上美國對華會徹底攤牌,導致中美關係斷交。

  事實上,目前美國正在為遏制中國發展與將來攤牌加緊準備。一方面,為了麻痹中國,為戰略佈局爭取時間,並避免東西兩線作戰(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美國都難以承受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美國主動尋求接觸對話並承諾「四不一無意」 (即不尋求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但與此同時,另一方面正在加緊拉幫結派構築反華聯盟,除了採取單邊的遏制措施,還包括在雙邊層面強化與中國大陸有矛盾的國家及地區的同盟或合作關係(包括打「台灣牌」),構築美英澳AUKUS三邊安全機制、美日印澳菱形同盟四邊機制,強化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的五眼聯盟,推動「北約亞太化」。

  眾所周知,美國對台政策系基於美國自身利益考慮,主要服務於美國對華戰略的需要。隨著對華戰略的根本性改變,美國對台政策也相應發生重大改變。鑒於「台灣牌」乃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張牌,美國因對華戰略競爭與對抗的需要與強化,而需要並會強化打「台灣牌」,既企圖「以台制華」助力戰略遏制目的,也企圖墊高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以獲取更多的現實利益。為誘使「台獨」勢力及台灣當局甘當馬前卒與棋子,達成「以台制華」的戰略遏制目的,美國正在並會進一步釋放「友台」言論與行動,讓「台獨」勢力及台灣當局認為美國有支持台灣獨立、實現美台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甚至讓台灣認為中美關係有破局的可能性因而美國有出兵保護台灣的可能性。

  而在台灣方面,島內「台獨」勢力和台灣民進黨當局,內心一直很清楚以下幾個事實:要「台獨」分裂,就一定要面對台海戰爭;而台灣民眾多願和平「台獨」,除非確信開戰能勝,否則將不願戰爭,且不支持台灣當局執政;台灣自身實力又無法「保台」、「拒統」、「謀獨」,得需依靠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的支持;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為了自身利益奉行國際現實主義,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及其軍事實力、以及維持與中國大陸的邦交關係所帶來的巨大的難以忽視的現實利益,輕易是不會支持「台獨」,更不會出兵護台的。

  一直以來,「台獨」分裂勢力及民進黨當局希望依靠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拒統」、「謀獨」、「保台」,但難以指望得上。當前,美國亟需打「台灣牌」以遏制、圍堵與打壓中國大陸的崛起。這讓一直期望得到美國支持的「台獨」勢力及民進黨當局看到了一種可能的機會。為了獲得美國支持,「台獨」勢力及民進黨當局不僅甘當美國棋子與馬前卒,還企圖當棋手,呼籲形成聯盟,並主動離間中美關係,企圖促成中美關係破局,企圖把打「台灣牌」的美國徹底拉下水,使其不得不出兵護台。

  但美國向來奉行的是國際現實主義,也基於自身利益考量而選擇行動。美國會基於現實主義與利弊得失而權衡如何打「台灣牌」及打何種「台灣牌」。當打某種「台灣牌」帶來的弊大於利時,美國就不會考慮或者會停止打這樣的「台灣牌」。實踐中,美國如何打「台灣牌」,主要考慮在落實遏制打壓中國崛起的戰略競爭企圖與獲取維持中美邦交關係所帶來的巨大現實利益目標之間進行平衡。一方面試圖「以台制華」,助力戰略遏制目的的達成;另一方面,企圖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助力從中美邦交關係中獲得更大的現實利益。

  近期看,美國打「台灣牌」會以不攤牌、不斷交為限度,因此也就不會與台灣建立所謂邦交關係。這就是對華實行戰略競爭政策的美國,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宣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的原因所在。美國奉行國際現實主義,在台海用兵沒有優勢之前,就更不會出兵保護台灣了。畢竟,在中國大陸已然崛起的今天,美國已經不再是決定兩岸能否統一的主要力量了,中國大陸已經牢牢把握著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正如蘭德公司等美國智庫多次兵棋推演的結論,儘管中國在總體軍事實力方面還無法抗衡美國,但在台海等近海作戰,美國已經沒有優勢。實際上,如果中國大陸當前要用武力方式打擊「台獨」勢力並解決台灣問題,即便美國出兵護台,也已無濟於事。這也是美國維持所謂「戰略模糊」而不願明確承諾出兵護台的一個主要原因所在。事實上,在軍事實力不濟情形下,為了恐嚇海峽兩岸不要改變台海現狀,為了防範被台灣當局完全拖下水而造成在台海問題上的被動局面,維持所謂「戰略模糊」,實乃美國的最優現實選擇。

  在這種情形下,台灣方面深知,台灣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而只是其一張牌、一枚棋子;而美國是定然不會冒著犧牲與中國大陸維持邦交關係的利益、犧牲美國民眾的生命去出兵護台的,最多只是輿論上譴責、經濟上制裁、外交上封鎖、武器上支持。因此,「台獨」分裂勢力及台灣當局在「台獨」分裂道路上不敢越過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所划定的底線,不會走完最後一里路,但會積極運用黨政資源,在島內社會繼續「去中國化」,在兩岸場域繼續威脅人文社會交流,在國際場域繼續勾連反華勢力以謀求台灣獨立,繼續配合美國打「台灣牌」的需求以遏制大陸發展。這必然會繼續造成海峽兩岸的對抗並升級。

  中長期看,基於美國的霸道文化與「你強大了對我就不利」的認知,中美結構性矛盾難以調和,中美戰略競爭不得出結果不會停止,中美關係因此將很可能破局,特別是美國在對華開展日益激烈的「冷戰」的同時,很可能尋求代理人戰爭,除非中國完全接受美國的無理要求。但謀求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中國是不可能接受美國的無理要求的。可以預期,隨著中國大陸的日益崛起,在美國看來,台灣在美國構建的「第一島鏈」及弧形包圍圈中的地緣價值和發動台海戰爭以遏制中國大陸崛起的作用,將是不能忽視的。而在「拒統」、「謀獨」、「保台」方面有求於美國的「台獨」分裂勢力與民進黨當局,又最有可能成為美國對華「熱戰」的代理人。因此,一旦美國武裝台灣、拉幫結派、排兵布陣得以完成,準備好與中國大陸攤牌斷交之時,美國視台灣為其核心利益,與台灣建交,並挑起台海戰爭,就將是大概率事件。

  而此時,美國會否出兵護台,端視中國大陸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態度而定。在確保美國本土安全的情形下,為達成目的,美國出兵他國是常態性的選擇。在美國看來,雖然美國一國與中國大陸在台海用兵作戰沒有優勢,但及早強力武裝好台灣,讓其有進攻大陸的能力,特別是核打擊大陸的能力,並與其他反華勢力形成聯盟採取集體行動,就可以與中國大陸一較高下。在這種情形下,島內「台獨」分裂勢力與台灣當局就很可能會在「台獨」分裂道路上走完最後一里路,就會越過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所划定的底線,引致台海戰爭。屆時,中國大陸即便在熱戰中最終勝出,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並為民族復興掃除障礙,但付出的代價必將是始料未及之高;而一旦兵敗,不僅統一夢而且復興夢也必將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