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溫天鵬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專文《當前中國國民黨兩岸政策面臨的結構性矛盾及效果評析》,作者認為:當前中國國民黨在兩岸政策立場上呈現亂象叢生的狀況,究其原因在於國民黨深受內外部結構性矛盾制約,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負面影響,直接導致國民黨發展陷入困境之中。本文試圖探究當前國民黨兩岸政策出現搖擺不定的背後深層原因,進一步分析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本文認為國民黨應當堅持傳統的價值理念,找準自身的歷史定位,積極主動塑造民意而非被動迎合民意,繼續深化“九二共識”論述,為其東山再起增加政治能量。文章內容如下: 
   
  近年來受台灣島內選舉接連失利影響,中國國民黨病急亂投醫,將敗選原因很大一部分歸咎於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所致,黨內一度出現質疑、甚至廢棄“九二共識”的聲音。2021年國民黨主席之爭期間,“九二共識”再次成為黨內關注的焦點,各候選人針對兩岸政策都發表了各自主張,朱立倫以微弱優勢贏得黨主席之位後,外界本以為會一定程度向好調整江啟臣時期與大陸的遇冷關係,重新回歸國共雙方熱絡往來,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朱立倫的表現依舊差強人意,甚至在訪美之行中發表一系列不利於兩岸關係的出格言論,引發黨外內爭議不斷,促使海峽兩岸高度關注。 

  一、當前中國國民黨兩岸政策立場亂象叢生 

  當前國民黨內兩岸政策已出現分裂的趨勢,黨內各派系代表人物紛紛發表各自主張,其中核心要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九二共識”受到巨大衝擊,黨內爭議四起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大陸同中國國民黨互動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也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關鍵,但是自從國民黨在島內選舉中接連敗北後,就開始屈從於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汙名化與妖魔化,黨內出現諸多雜亂聲音,從2020年“二合一”選舉之後典型的主張有以下幾點: 


  1、政治加工“九二共識”——“憲法九二”的出爐 

  江啟臣時期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多半是擱置,在討論兩岸論述改革階段時,一度有棄置“九二共識”的消息傳出,引來黨內極大反彈,後來江立馬轉彎,對“九二共識”進行政治加工,定調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的“九二共識”處理兩岸關係,以“憲法九二”的新名詞強調回歸黨綱及馬英九的兩岸路線。江啟臣進一步解釋聲稱,該說法是從當初“我方”主張的“憲政”基礎,說明“九二共識”既清晰又模糊的特性如何讓兩岸願意溝通互動,又能凸顯“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憲法九二”說法可讓原汁原味、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繼續成為台灣民眾的主要選項,兩岸應回到“不統、不獨、不武”的和平狀態。〔1〕對此,有意與江啟臣爭奪黨主席之位的朱立倫批評不要創造新名詞,並表示兩岸論述一定要一貫一致,不能變來變去,不能去年一個樣,今年又一個樣。〔2〕所謂“憲法九二”實質上已經背棄了“九二共識”的原貌及核心意涵,這一提法背後包藏著要求兩岸相互承認“主權”,根本不可能被國民黨內主流意見與大陸所接受。 

  2、“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依然佔據主流 

  朱立倫從宣佈參選後就公開表態,會承襲過去國民黨黨綱、政綱中包括“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以對等、尊嚴方式,和對岸展開交流,更要從維持現狀的“求同存異”到追求確保兩岸和平的“求同尊異”。在兩岸實際互動上,2015年的習朱會及習馬會,證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可以擱置分歧、正常交流,所以我們不需要再去創造新名詞詮釋論述,這離民眾太過遙遠。〔3〕朱立倫訪美期間聲稱,“和中國大陸應該基於原則交往”,國民黨大陸部主任林祖嘉表示,這個原則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國民黨一直都是在這個原則下與對岸進行溝通,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中廣董事長、國民黨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表示,國民黨應該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不能衹有“一中”沒有“各表”,因為“一中各表”是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就衹剩一半不是完整的,國民黨應該要有這樣的立場。〔4〕 

  3、“九二共識”“模糊說”“無共識說”甚囂塵上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聲稱,“九二共識”是台海兩岸雙方“沒有共識的共識”,如同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一樣,是一種“創造性模糊”,宣稱“基於原則的接觸”與大陸進行交流。朱立倫並表示,九二會談後的共識基本精神就是求同尊異或存異,國民黨仍會秉持這樣的基本態度做兩岸交流。〔5〕對此說法,國民黨內一眾人等竟然竭力為其背書,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每個人對“九二共識”的解讀都不同,他認為“適度的模糊化”是對的。國民黨金門縣“立委”陳玉珍認為,事實上朱立倫的談話並沒有脫離“九二共識”,衹是技巧性地運用了中國文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朱立倫所提的是國民黨現階段最好的兩岸論述。倒是馬英九對此進行了直接反駁,馬英九表示,“九二有共識,因為‘九二共識’在談的時候,我是負責督導的”。〔6〕之後,馬英九受訪再次重申,“九二共識”本來就很清楚,大陸看做是定海神針,台灣看成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東西,兩岸怎麼談呢?〔7〕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朱立倫對於“九二共識”的說法錯了,並指出國民黨需要黨內兩岸政策大辯論,辯個三天三夜“高下立判”。 


  4、“九二共識”“棄置說”,要求另起爐竈 

  國民黨“立法委員”林為洲指出,“九二共識”的精神源自“中華民國憲法”,雖然“九二共識”的時代過去,但不代表“憲法”有變,現在“憲法”還是一中的“憲法”。林為洲建議國民黨應該要有新論述,呈現“憲法”中關於“主權”、治權相關的規定,維持兩岸和平穩定。〔8〕《人民政協報》發文指國民黨內部有“暗獨”,對統一破壞力更勝民進黨,並點名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陳以信是勾結反華勢力的代表人物。對此,朱立倫表達國民黨立場,“我們都是‘中華民國’派,國民黨的核心價值就是捍衛‘中華民國’”。〔9〕國民黨黨團總召曾銘宗則表示,陳以信或林為洲,都沒有所謂“獨”派,基本上他們是本土派。大陸學者劉相平等認為,國民黨在2020年“二合一”選舉失敗後即提出放棄“九二共識”,顯示該黨嚴重缺乏政治智慧,表現出中華民族主義立場的倒退。國民黨第二十屆第四次“全代會”推出的兩岸政策雖然保留了“九二共識”的外殼,但其內涵有了相當大的扭曲和篡改,令人憂心,顯示出國民黨大陸政策出現“棄統趨獨”的倒退現象。〔10〕 

  5、堅定維護“九二共識”,追求國家統一 

  2021年黨主席選舉期間,洪秀柱表示,國民黨若要重返執政,在許多關鍵的大政方針上絕對不可迴避,越是閃爍其詞,越容易讓民眾誤解、更讓社會無法信任。“憲法一中”及“未來統一”都白紙黑字載於黨章及“憲法”中,我們有義務向民眾說清楚立場及主張。〔11〕朱立倫提出扭曲“九二共識”的說法後,洪秀柱強勢回擊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定海神針”,白紙黑字不容曲解,中國國民黨若喪失自身的立場與信仰,必將淪亡。〔12〕前彰化縣長卓伯源更是在個人社交平台以“九二共識就是和平共識”為題,發表“告全體黨員書”。他表示,之所以有相關呼籲,是感歎“九二共識”價值居然在藍營內部也爭論不休,朱立倫訪美時對“九二共識”的相關論述背離事實,非多數黨員及珍視兩岸和平的民意所樂見,國民黨不應被民進黨給牽制,應有魄力站穩既有立場。〔13〕 

  (二)主張延續國民黨黨章、黨綱,提出兩岸關係“求同尊異” 

  2021年朱立倫在競選黨主席過程中,針對兩岸關係不斷強調所謂“求同尊異”,彼此尊重,並宣示兩岸政策主張將延續黨章、黨綱中的重要基礎,讓兩岸更和平。10月中國國民黨全代會正式通過政策綱領,在兩岸論述部分,黨主席朱立倫主張的“求同尊異”正式納入其中,強調將延續過去黨章、黨綱內容,包括2005年“連胡五項願景”以及馬英九八年主政期間,推動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務實基礎上,由“求同存異”進一步走向“求同尊異”,開展各項有利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工作,促使兩岸重返和平繁榮康莊大道。〔14〕中國國民黨組發會兼任高雄市黨部主委李哲華則表示,國民黨黨章是政黨對兩岸關係的戰略性論述,至於“九二共識”衹是戰術上的方法。兩岸交流國民黨不能捨棄自己的核心價值與黨綱精神。〔15〕 


  (三)堅定做所謂“中華民國”派,維護所謂“中華民國”傳統立場 

  台灣光復76周年,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四個捍衛”,永遠捍衛“中華民國憲法”、捍衛“中華民國”民主自由立國精神、捍衛台灣2300萬民眾的安全和平與繁榮、捍衛“中華民國”歷史事實跟尊嚴。朱立倫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從1945年10月25日開始,絕不是蔡英文所說的72年,請蔡不要自行扭曲歷史”。〔16〕針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有關“兩岸應該互相承認主權”的說法,中國國民黨發表聲明宣稱,該主張已經“違憲違法”,不能認同,同時也衝擊兩岸的政治默契和溝通基礎,反而讓恢復交流協商變得更加困難。針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演講中,也數度提及屬於“中華民國”的釣魚島列嶼,國民黨強烈要求台外事部門應表達“我領土主權不容侵犯”的立場。美國國務院在官網更新美台關係現況,移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獨’”等文句,國民黨卻向媒體表示,尊重美國國務院修改美台關係文字,國民黨對“國家定位”、兩岸關係立場始終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國民黨黨章黨綱,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針對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重申大陸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對此,國民黨卻發佈四點聲明,包括絕不接受對岸指台灣海峽為“內海”,支持國際航行維護台海和平。 

  (四)宣稱“親美愛台”“反共保台”,拿香跟拜民進黨主張 

  2021年爭取連任的江啟臣表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從馬政府時代迄今,始終沒有改變,就是“親美和陸”,可是他會再加一個“更愛台灣”。近期訪美期間江啟臣繼續聲稱,“親美,和陸,更愛台灣”,是他自己本身長期以來的主張基礎。國民黨的價值就是堅持捍衛“中華民國”,應在捍衛“中華民國”跟愛台灣的基礎上,營造和平關係。朱立倫訪美期間宣稱,“國民黨‘永遠親美’”,並認為國民黨面臨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選邊站”,因此要竭力對美表“忠心”、比民進黨更親美,強調“親中”是民進黨貼給國民黨的標籤,“國民黨無論從歷史價值淵源還是現實當中曾經並肩作戰的記憶,都是與美國擁有緊密連結的親美政黨。”朱立倫標榜國民黨跟美國是一個陣營、一個“價值同盟”,稱“國民黨是與美國擁有緊密連結的親美政黨,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朱並強調若要和平,就要為戰爭做好準備,支持對美軍購,表示“國民黨將‘積極備戰、全力避戰’,調整投資方向提高台灣不對稱作戰的能力,優先採購對近期應對突發軍事衝突必要且可獲得的防禦系統”。朱立倫返台後談到其訪美成果時表示,國民黨主張“親美愛台”“防衛保台”,也希望兩岸通過對話、交流,避免衝突與戰爭。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附和朱立倫的說法宣稱,民眾認為國民黨“親中”,但國民黨應該是最能處理兩岸關係的黨,“親美和中”是國民黨既定政策。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表示,國民黨很早以來就定調是“親美友日和中”,這是長期以來的定調。 


  (五)對發展兩岸關係相當謹慎低調冷處理 

  江啟臣時期主張啟動和大陸社會對話、重振台灣的中華歷史文化教育等工程,並發起“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作為兩岸前途的“國是論壇”,但其很多主張並未進行實踐,就隨著其短暫任期而倉促收場。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暗批,看不懂黨中央的“九二共識認知”,並拋出未來黨主席應恢復、強化2005年“連胡會”“五項共同願景”,續辦已中斷的國共論壇及海峽論壇。朱立倫甫一上任國民黨主席,即成立“兩岸事務工作小組”,用於重新恢復兩岸的溝通管道與交流平台,由朱立倫召集具備對兩岸事務工作經驗的黨內同志及外部專家學者,以推進相關工作,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將近一年來卻並未有做出實質工作,在去年第13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事先錄影的方式向海峽論壇發表談話,但未直接提及“九二共識”。今年第14屆海峽論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我是以誠心誠意的方式”,希望兩岸能夠持續交流,能夠對話,能夠和平,但國民黨也僅派副主席夏立言視訊參加。朱立倫雖在選前和就任後都表達對美國和對大陸溝通相同重要,但以朱上任近兩個月來的模式分析未必如此。在對美溝通上,朱立倫火速啟動,訪美期間國民黨駐美代表處揭牌成立,而對大陸的交流則低調進行,政黨間的交流互動則遇冷,宣揚持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張不過流於表面。 

  二、中國國民黨兩岸政策面臨的結構性矛盾 

  目前國民黨兩岸政策出現亂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與長期以來國民黨面臨的內外部結構性壓力密不可分。國民黨從蔣經國主政時期開始,歷經李登輝時期、連戰時期、馬英九時期(包括吳伯雄),以至之後的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江啟臣等黨主席,再到如今重新回爐的朱立倫,整體觀察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過去稱之為大陸政策)制定都與當時的島內外政治環境變化尤其是兩岸關係的發展演進相互影響,甚至更多時候是一種被動應對,而這也與國民黨在不同時期的政黨適應性發展緊密關聯。故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深受內外部因素互動制約影響。 

  (一)內部因素 

  1、政黨屬性的改變,從革命性政黨過渡為選舉性政黨 

  台灣民主化轉型開啟之後,國民黨為適應島內外的政治形勢發展,尤其台灣地區進入“全民選舉社會”的變化,主動進行政黨適應性調整,在政黨轉型方面,台灣學者鄭敦仁認為,國民黨將自己從“列寧式的革命性政黨”,逐漸轉型至選舉導向的群眾性政黨。〔17〕從此以後,國民黨一步步淪為了所謂選舉機器,現代政黨為獲取政治資源,謀求選舉利益無可厚非,但為了一時的選舉結果,國民黨不斷丟失政黨核心理念,作為民族主義政黨卻將追求國家統一的核心意識形態拋諸腦後。這一特性,從馬英九主政時期就開始,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始終以“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為主軸,既反對“台獨”,也不主張兩岸儘快實現統一,其政策實質是避開“急統”和“急獨”的爭議,試圖走一條儘量符合各方利益的“維持現狀”的中間路線,以換取島內民眾的最大支持,實現選票利益最大化。長久以來國民黨內存在嚴重的新舊政黨屬性的結構性矛盾,組織機制、政黨運作、動員模式、政黨文化等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大大制約著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以及政黨的未來發展。 


  2、黨中央政治權威急劇下降,對地方諸侯控制能力不足 

  國民黨一直以來的政黨文化特徵之一就是習慣於政治強人主導,通過黨中央的政治權威控制地方勢力,當然這與國民黨在黨國體制之下的政治結構有巨大關係,但隨著步入民主化社會,國民黨中央壟斷政治資源的局面被逐漸打破,政治強人不再,加之馬英九之後,國民黨失去執政權,在幾次選舉中接連敗選。在民進黨不斷追殺之下,龐大黨產資源也被凍結,面臨嚴峻的財務危機,行政資源銳減而又失去金脈的黨中央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國民黨地方勢力。黨中央政治權威急劇下降,兩岸政策很難被地方無條件接受,在選舉社會面前,地方諸侯都為了選舉利益,對民意有爭議的政治主張避而遠之,“九二共識”本是國民黨處理兩岸關係最重要的政治基礎,但諸如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等地方諸侯總是避而不談,刻意躲避,與黨中央保持距離,其他人有樣學樣。黨內深藍勢力與本土勢力勢如水火,針對兩岸路線雙方勢力相互齟齬,黨中央政治論述荒腔走板,避實就虛,政黨內部對政治路線都無法達成基本共識,如何讓支持者信服跟隨?最終導致總有不同雜音出現,黨中央一錘定音的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極度弱勢的黨中央,根本難以整合全黨戰力。 

  3、傳統意識形態論述與現實社會的矛盾導致政黨動員能力的失敗 

  國民黨作為近代史上的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政黨,長期以來是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視為圭臬,其中國民族主義(或中華民族主義)當是其最重要的核心意識形態。國民黨到台灣後,兩蔣時期尚能堅守民族主義立場,不斷維護國家主權與追求國家統一。但是國民黨去台以後也同時進行“反共”教育,即使到現在,由於兩岸敵對狀態沒有解決,“反共”的思維仍盤據在不少藍營人士的認知中。張亞中指出,“反共不反中”的思想,也反過來對國民黨很多人產生了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國民黨,有不少人不願意談“統一”或“中國”。〔18〕隨著台灣內外形勢的風雲突變,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立場不斷衰落,在台灣民族主義的多重衝擊之下,加之李登輝對國民黨的自殺式改造,導致國民黨一方面無法適應台灣社會急遽變化的台灣主體意識猛烈發展的民意變化,另一方面在黨內也出現新舊意識形態相互爭鋒的混亂狀態,最終引發國民黨政黨動員能力的不斷失敗,既無法有效動員藍營支持者,也吸引不了年輕選民,當然國民黨在年輕選民中支持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與國民黨政黨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以及政治競爭對手的惡意操作密切相關。最終呈現為,國民黨內主政者不斷宣揚所謂“維持現狀”,對於兩岸統一忌諱莫深,直接引發了島內支持兩岸統一的深藍民眾的不滿,也逐漸使得大陸對其是否仍然堅持追求兩岸統一的政治立場充滿疑慮。 


  (二)外部因素 

  1、政治話語權的丟失:被民進黨主導話語權 

  長期以來,國民黨在主導政治議題方面處處露怯,根本難以成功動員民眾。島內媒體藍營掌控也不佔優勢,主導社會輿論方面與善於操縱議題的民進黨相比則顯得相形見絀。過去一段時期以來,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逐漸喪失話語權,主要的癥結點在於,民進黨把“九二共識”扭曲為“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國民黨並沒有把既有的兩岸政策立場講明,又隨波逐流附和民進黨的一些主張,導致逐漸失去民眾的信任,尤其令藍營支持者失望,而蔡英文反而成功搶佔了往中間靠攏的位置,國民黨面對相關情勢的轉變,毫無應變之力,在兩岸論述上又無法站穩既有立場,以致喪失兩岸議題的話語權。 


  2、政治生態的演變:國民黨政治勢力逐漸萎縮 

  自從2016年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以來,歷經之後的多次選舉,國民黨接連敗選,國民黨的政治勢力在島內政治版圖中越來越小,綠大藍小的政治格局愈演愈烈,民進黨挾全面執政的優勢,國民黨的發展深陷結構性困境之中。當前國民黨在“四大公投”以及“林昶佐罷免案”、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中接連敗選,整個黨內士氣低迷,國民黨的政黨形象再度遭遇重大危機,若其黨機器不能積極調整策略並且有效改變作為,則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各候選人的包袱並拖累選情,未來發展前景堪憂。〔19〕在此情況下,國民黨衹能屈從於所謂島內民意,為了選舉利益在兩岸政策上來回搖擺。 

  3、美國因素:傳統親美力量在黨內根深蒂固 

  台灣問題產生以來,最大的國際干擾因素就是美國。長期以來,美國都意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透過在台灣的代理人“獨台”與“台獨”勢力,阻撓、拖延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企圖使兩岸的分離長期化、固定化。美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以及文化意識形態乃至價值觀等方面也深刻影響台灣社會,台灣朝野主要政黨親美立場根深蒂固,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也一大半都是所謂“親美派”。前“立委”蔡正元認為,朱立倫從政以來都是親美,但也不至於反中,目前看來朱此作法完全是選舉考量。國民黨的年輕選民支持度相對低,危及到國民黨未來,朱立倫要解決被外界扣上所謂親中政黨標籤的唯一方式,就是用親美政黨形象來取代。〔20〕故而,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遠離大陸,可以看作是黨內親美勢力的反彈,在美國打“台灣牌”力度越來越大的情勢下,國民黨想要獲得美國的支持,以有利於在島內與民進黨的競爭,但是否能如期所願,則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三、中國國民黨兩岸政策產生的負面後果 

  (一)國民黨丟失兩岸政策的優勢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進一步引發黨內兩岸政策路線的分裂 

  朱立倫在2015年國民黨主席補選中以99.61%的史上最高得票率當選主席,而2021年第二次當選僅以45.78%的低得票率過關,緊隨其後的張亞中得票率高達32.59%,他作為一個學者在黨內沒有資源卻能夠攪動如此大的浪很不容易,這也代表了國民黨內存在很大的一股力量想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並且主張統一、反對“台獨”。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發表“親美反共”言論,備受輿論質疑和批評,海外的一批中國國民黨黨員深感失望甚至憤怒,海外中國國民黨聯盟共同主席謝宗煌和張學海,已經分別辭去了中國國民黨美西南支部主委和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的職務。朱立倫被黨內質疑要調整國民黨為“親美反共”路線,加上縣市長提名作業的諸多紛亂,馬英九、洪秀柱等大佬都不買帳,藍營內部傳出反朱勢力已在醞釀,要在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後算總帳。大陸學者劉相平等認為,棄、留“九二共識”之爭,為國民黨將來的路線鬥爭留下了伏筆,甚至給國民黨埋下了分裂的種子。如果國民黨擱置、放棄“九二共識”,意味著國民黨不再認定“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也不再“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嚴重背離了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也表明國民黨不再是一個以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宗旨的政黨。這不但直接降低國民黨的歷史地位,也給黨內路線鬥爭埋下伏筆,當衝突的能量積纍到一定程度,國民黨就會分裂。〔21〕當今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一步步倒退,無疑給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也給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帶來重大隱憂。在此形勢之下,國民黨如果不能審時度勢,因應兩岸關係的新局面,對大陸釋出的善意作出積極回應,將會不斷失去在兩岸關係方面的優勢,終將被自己的傳統支持者所拋棄,極可能引發國民黨的再次分裂。 

  (二)國民黨一味迎合島內中間選民、青年選民,但得罪經濟選民和深藍選民,將導致政黨支持基礎進一步萎縮

  卡特爾政黨理論(cartel party theory)認為,隨著大眾傳播媒體的興起,政治溝通與動員形態的轉變,政黨角色由意識形態的宣導者與動員者,逐漸轉型為眾趨民意的追隨者,藉以擴大自身的生存空間。這種模式可統稱之為理性選擇模式,也就是政黨的政策主張會隨著政黨目標而隨時調整。〔22〕日前國民黨智庫公佈民調稱,37%受訪民眾認為“不應以‘九二共識’為基礎與大陸開展對話”。政黨根據形勢的發展進行相應的適應性調整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對形勢誤判病急亂投醫則可能導致更大的失敗。有分析認為,國民黨大陸政策倒退,是因為國民黨對形勢的判斷出現重大迷思,具體而言:(1)認為放棄“九二共識”就能贏得選舉勝利,重新奪回“執政權”;(2)迷信“主流民意”,誤以為可以因此東山再起;(3)僕從於外部環境,“心由境轉”,喪失自己的主體性;(4)“甩鍋”、指責大陸,企圖以此重新“站起來”。〔23〕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認為,所謂“英雄造時勢”,當年連胡會也是在重重壓力下達成,並建立五項願景,從而開創馬政府執政八年和平穩定、互利互惠的時勢。連勝文強調,國民黨主席應該要能挺住抹紅,“做這份工作註定會受傷”,但不能放棄堅持正確的目標。〔24〕國民黨一味迎合所謂被民進黨建構塑造的“抗中保台”民意是相當不智的選擇,需要清楚的是,台灣社會主流民意仍然是求安定、求和平,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國民黨如果為了怕被所謂“抹紅”而刻意“遠陸”,擱置“九二共識”,丟掉處理兩岸關係的優勢,衹能正中民進黨下懷。 
  隨著過去長久支持國民黨的中老年人逐漸凋零,台灣的選民結構也正在轉變,國民黨要爭取中間選民、年輕選民的支持顯得更加迫切。然而國民黨的致命傷正是缺乏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因此國民黨也不斷尋求年輕族群的支持。但是在近幾十年的“獨化”教育與“反中”宣傳之下,相當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年輕人極易被政治動員起來,這與國民黨主張的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主張有著內在的對立性。在民進黨營造的“反中保台”、崇尚“美式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民意結構下,國民黨為了想盡辦法迎合該群體,也不斷宣揚所謂“親美保台”“對抗共產制度”等聲調。然而台灣學者楊泰順指出,國民黨最大問題是太迷信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國民黨應以各項政策爭取社會各個利益團體支持,例如用“九二共識”爭取台商支持,而且不該跟民進黨喊18歲投票權。〔25〕如果國民黨一味順從這樣的民意結構,想盡辦法撕掉綠營扣上的所謂“親中反美”標籤,這樣的手法很可能得不償失,一方面年輕選民與中間選民對國民黨內鬥不斷的厭惡,以及國民黨“世代交替”陷入停滯的不滿,都將導致該群體不一定會買國民黨的賬,另一方面國民黨還會得罪傳統深藍選民以及渴望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選民,將導致其政治動員能力進一步下降,政黨支持基礎也將會不斷萎縮。

  (三)國民黨誤判形勢丟棄兩岸政策優勢,將更加深陷被綠白勢力左右夾攻的窘境 

  國民黨之所以處處擔心如果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會使台灣民眾逐漸拋棄自己,導致在選舉中繼續失利,使得國民黨政治勢力不斷萎縮,從而使得民進黨可能走向“一黨獨大”的“自民黨化”,但這種認知顯然是一種誤判形勢。國民黨之所以數次遭遇敗選,歸根結底是由於其自身面臨的黨內惡鬥成風、政黨組織渙散、核心價值缺失、世代交替困境等諸多結構性矛盾,最終導致失去民心,尤其是失去青年群體的支持。當然,民進黨惡意操弄兩岸民意對抗,通過不正當手段抹黑對手等對選舉結果也造成極大影響。可以說,國民黨之敗絕非因為堅持“九二共識”。〔26〕 

  那麼從島內社會政治結構觀察,民進黨的“自民黨化”是否有可能?民進黨在蔡英文2016年上台執政以來,政治勢力突飛猛進,島內藍綠政治板塊逐漸向綠大藍小的格局方向發展,尤其是2020年“二合一”選舉過後,再次掌握“行政”“立法”大權的民進黨延續了全面執政的態勢,在野的國民黨以及一眾小黨根本無力形成有效制衡,現在民進黨衹剩地方勢力未能掌握絕對優勢,故而其企圖通過地方選舉一舉掌握全台政治資源主導權一直是未竟之功。民進黨試圖效仿日本自民黨實現一黨獨大的長期執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否可以遂其所願則有待商榷,目前看來尚十分困難,原因在於,日本與台灣的歷史傳統與社會結構差異較大,從而其社會分歧也較為不同,台灣社會藍綠二元政治結構是由歷史發展的長期結構性矛盾所形成,雖然近年有不斷弱化趨勢,但藍綠意識形態嚴重對立所引發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政治認同、文化認同之巨大差異,最終導致的統“獨”矛盾短期內不會消失,甚至會隨著“獨”派一方的強力壓制,引發統派一方的激烈反彈,故而壁壘分明的藍綠選民結構,即使會有鬆動,甚至藍營板塊不斷萎縮,但依然短期內不能改變此種社會政治結構,而這是日本社會所沒有的現象。日本自民黨之所以可以實現一黨獨大長期執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點是目前日本國內的大背景並沒有因任何政策或戰略產生特別強的對立分歧和左右翼意識形態尖銳對立的現象,日本政壇主流政治勢力並不存在顯著的政治分歧,而且這些自民黨的主要競爭對手幾乎都是從自民黨分裂出來的政治勢力,二者的意識形態、選民基礎、政治結構差異並不明顯,雙方政治差異更多是一種政策立場上的不同。故而,民進黨想要一舉壓制國民黨,實現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難度很大,雖然國民黨目前深陷結構性困境之中,發展勢頭令人堪憂,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國民黨過去依靠所掌握的豐富行政資源,形成的“二重侍從主義”體制,籠絡了大部分地方派系,近年來即使地方派系勢力在不斷式微,但在短期內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因此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仍有一定優勢,甚至在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仍有奮力一搏的籌碼。 
  所以,國民黨應當堅定信心與有所定力,在兩岸政策上勇敢應對,不能畏首畏尾。正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表示,“單邊論述和雙方共識必須平衡。國民黨加強大陸政策的論述乃理所當然,以爭取選票。但是,單邊論述如果偏離了既有的雙方共識,即失去開創兩岸和平、促進台海穩定的功效,也就無從讓民眾在安全及生計的根本性議題上,作出品牌區別了。”〔27〕若國民黨主動放棄自身處理兩岸關係的優勢,島內主導發展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很可能被快速崛起的民眾黨所取代。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憑藉特有的政治特質以及“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論述游走於兩岸與藍綠之間,獲得大陸與島內多數人認同,近期柯文哲在金門又突然拋出興建金廈大橋主張,連結廈門機場與金門。柯此舉在目前兩岸對立氣氛高漲下,看似走了個險招,背後目的正是對準企圖走“親美反共”路線的國民黨,同國民黨積極搶奪發展兩岸關係主動權的意圖明顯,如果國民黨一意孤行,屆時被民進黨與民眾黨左右夾攻,將會陷入更大的結構性困境。 

  四、餘論 

  從國民黨當前在兩岸政策的躊躇不前來觀察,短期內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作為不可過高估計,甚至都有繼續往後退的可能性。當然從大局出發,國民黨依舊會維持與大陸的友好關係,促進兩岸民間經貿文化交流層面繼續保持熱絡,但在政黨層面很可能會依舊保持相對的低調冷處理。從島內選舉因素考量,年底“九合一”選舉來臨,國民黨應會將重心放在島內,對於兩岸議題應當會刻意迴避或者低調處理。然而,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即使打贏,但若不能大破大立進行結構性改革以及全黨實現團結協作,2024年“大選”依舊機會渺茫。在中美持續戰略競爭態勢下,台灣問題將會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國民黨也不會放棄繼續向美國“表忠心”的機會,然而,一味親美,短期內或許可以得到美國的垂青,但長期來看美國並不希望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失去制衡“台獨”勢力的刹車皮作用,同時作為美國打“台灣牌”的工具,國民黨也不會比民進黨好用,故而國民黨並不會得到美國足夠的重視與青睞。 

  有評論認為,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有其義務和責任,因為中國國民黨有“中國”二字,就應該胸懷全中國,而不能衹圖偏安一隅,得過且過,甚至時不時附和民進黨一些主張,滑向台灣國民黨的弱勢政治格局。衹有胸懷整個中華民族,胸懷台灣人民,為台灣人民謀福祉、找到台灣未來的前途,這樣台灣人民的選票才會給你。因為有目標、有理想、有擔當,才會有生命力。國民黨應在穩定兩岸局勢發揮更大的作用,維護台海和平,同時,堅定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讓國民黨的主張能有更多台灣人民支持,在未來選舉中,爭取重新奮起的機會。〔28〕國民黨如果廢棄了基於“一中原則”基礎上的“九二共識”,等於自失立場、自棄優勢、自廢武功。處理兩岸關係長期以來一直是國民黨的優勢,如果國民黨隨意拋棄“九二共識”,為了一己之私,“拿香跟拜”民進黨,那對其未來發展一定會造成更加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國民黨應當堅持傳統的價值理念,找準自身的歷史定位,積極主動塑造民意而非被動迎合民意,繼續深化“九二共識”論述,為其東山再起增加政治能量。 


  註釋: 

  〔1〕《江啟臣:兩岸應重返不統、不獨、不武狀態》,(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11日。 

  〔2〕《朱立倫:兩岸論述要一貫一致 不能變來變去》,(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12日。 

  〔3〕《國民黨主席選舉 朱立倫兩岸政策》,(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13日。 

  〔4〕《趙少康:國民黨應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香港)中評社,2022年6月15日。 

  〔5〕《朱立倫:秉持九二會談的共識精神做兩岸交流》,(香港)中評社,2022年6月9日。 

  〔6〕《馬英九駁朱立倫說法 九二共識是有共識的》,(香港)中評社,2022年6月16日。 

  〔7〕《馬英九:兩岸溝通利台安全 沒九二共識怎談》,(香港)中評社,2022年7月7日。 

  〔8〕《林為洲:九二共識時代已過應找新論述保和平》,(香港)中評社,2022年2月22日。 

  〔9〕《駁斥暗獨 朱立倫:不認同破壞兩岸和平作法》,(香港)中評社,2021年2月16日。 

  〔10〕劉相平、張萌:《第四次交鋒:台灣島內“九二共識”再爭議述論》,《台灣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第17頁。 

  〔11〕《洪秀柱:“九二共識”對台灣安全至為重要》,(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27日。 

  〔12〕《“九二共識”定海神針 藍失信仰必淪亡》,(香港)中評社,2022年6月16日。 

  〔13〕《卓伯源:藍不能被綠牽制應力主“九二共識”》,(香港)中評社,2022年7月2日。 

  〔14〕《朱立倫主張兩岸“求同尊異”入國民黨政綱》,(香港)中評社,2021年10月27日。 

  〔15〕《回連勝文 李哲華:國共交流不能捨核心價值》,(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31日。 

  〔16〕《朱立倫提四個捍衛重返執政光復節回歸假日》,(香港)中評社,2021年10月25日。 

  〔17〕Tun-jen Cheng,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421(July 1989), p.496. 

  〔18〕《張亞中:國民黨核心理念流失 如何重構?》,(香港)中評社,2021年7月31日。 

  〔19〕溫天鵬、陳星:《台灣地區中小政黨發展概況及未來前景探析》,《台海研究》,2022年第1期,第45頁。 

  〔20〕《蔡正元:朱立倫調整路線完全是選舉考量》,(香港)中評社,2022年6月11日。 

  〔21〕劉相平、張萌:《第四次交鋒:台灣島內“九二共識”再爭議述論》,《台灣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第17頁。 

  〔22〕Mair, Peter 1997 Party System Change: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 Oxford: Clarendon. 

  〔23〕劉相平:《從“九二共識”存廢之爭論中國國民黨民族立場迷失與危害性》,(香港)《中國評論》,2020年9月號,總第273期。 

  〔24〕《連勝文籲國民黨別怕綠殭屍 要堅持兩岸和平》,(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31日。 

  〔25〕《楊泰順:國民黨太迷信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香港)中評社,2022年1月7日。 

  〔26〕李立、溫天鵬:《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歷史演變與發展動向分析》,《現代台灣研究》,2020年第3期,第7頁。 

  〔27〕《張榮恭:國民黨主席應站穩何種兩岸立場?》,(香港)中評社,2021年8月17日。 

  〔28〕《李風答中評:朱立倫應為兩岸開拓良好新局》,(香港)中評社,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