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Feliz Solomon   and Selina Cheng 

泰國羅勇——自從尼桑汽車公司(Nissan Motors)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在泰國生產汽車以來,日本公司一直是推動泰國崛起爲汽車製造大國的一支力量。現在,中國的競爭對手正在將其帶入電動時代。

在泰國汽車製造之都羅勇(Rayong)郊區,距離日本汽車廠所在地工業區不遠的地方,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正在建設一個行業專家認爲將成爲泰國最大的汽車廠。其他六家中國公司已經或承諾在這裏生產電動汽車,着眼於國內需求和中國因地區自由貿易協定而成爲出口中心的地位。

中國大舉進入泰國,顯示了其主導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雄心,並將日本等傳統巨頭擠出市場。隨着它們的產品在世界許多地方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正尋求在中國以外建立生產線,以擴大業務範圍,提振銷量,並利用各國首都推出的激勵措施。

這對傳統汽車工業的霸主日本來說是一個挑戰。中國的競爭對手正以相對後起之秀的身份加入這場競爭,它們願意在新產品上投入自己的力量。相比之下,日本汽車製造商主要是在嘗試一種較慢的轉型,既能保護現有的收入來源,又能留出變革的空間。

泰國投資委員會祕書長Narit Therdsteerasukdi表示,中國公司“擁有技術、設計和雄心”,他曾幫助起草了一項促進電動汽車生產和普及的新政策。

他說,每個人都有從這項政策中受益的空間,但中國公司已經率先行動。

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在國內市場佔據統治地位,使國際知名品牌(如寶馬)黯然失色。

近年來,中國的汽車出口大幅增長,超過了韓國和德國,並在2023年前三季度超過了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日本。

在中國以越野車聞名的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和比亞迪進軍泰國,是它們在泰國以外的首批電動乘用車投資。

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從泰國出口汽車到鄰近的東南亞市場無需繳納關稅。中國汽車製造商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藉助日本數十年來從零開始建設本國汽車行業的努力。

泰國通常被稱爲“亞洲的底特律”,擁有高技能的勞動力和豐富的國際汽車市場經驗,這是大多數鄰國所缺乏的。

雖然大多數中國汽車製造商傾向於依賴自己的供應鏈——從中國進口零部件或帶上供應商——但泰國官員說,約有2,000家國內零部件供應商已準備好協助轉型。

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公司也開始轉向亞洲。本田汽車計劃今年開始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豐田將於明年在該國的一個小型試點項目中推出首款電動皮卡。

一比特女發言人表示:“根據豐田的全球方向,我們將開發全系列電動汽車,並將其推向亞洲市場。”。

進出曼谷的高速公路兩側都是文宣中國電動汽車的看板,儘管大多數飛馳而過的汽車仍然是日本的。 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電動汽車採用率仍然很低,但中國人打賭這種情況會改變。

在泰國,今年前九個月新註冊的電動汽車超過 50,000 輛。這是去年同期電動汽車註冊數量的七倍,佔所有新註冊汽車的 15%。

從 2024 年 1 月起,泰國政府將向電動汽車進口商和製造商提供每輛價值高達數千美元的補貼,這反過來又降低了消費者的價格。泰國政府削減了進口商和製造商必須繳納的消費稅,並在未來兩年內將整車進口關稅最多削減 40%。

它還制定了一個名為 “30@30 “的目標,旨在到 2030 年使零排放汽車至少佔所有國產汽車的 30%。  

長城汽車泰國公司生產副總裁 Amnat Saengjan 說,長城汽車於 2020 年從通用汽車公司收購了一家汽車製造廠,並繼承了其全部員工。該公司對工廠進行了改造,以生產混合動力汽車,並正在隔壁建立零部件生產線,生產線束、動力系統和電動汽車電池。

自 2020 年以來,長城汽車已在羅勇工廠生產了約 2 萬輛傳統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 SUV,但該工廠尚未達到年產 8 萬輛汽車的最大產能。隨著該公司進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其他東南亞市場,許多泰國製造的汽車將出口到該地區。

該公司將於明年在其生產陣容中增加與 Mini Cooper 類似的電池動力車 Ora Good Cat,並計劃到 2025 年在泰國投資 6.4 億美元。

據一位熟悉計劃的人士透露,比亞迪的新工廠目前是一個泥濘的建築工地,周圍是羅勇府郊區的木薯種植園,預計明年年中完工。該公司正在挑戰特斯拉(Tesla)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銷售商的地位,該公司此前曾表示,將於明年某個時候開始從泰國工廠生產多達 15 萬輛電池驅動的汽車。

二戰後,日本汽車製造商開始在泰國開展業務,當時日產汽車與新成立的暹羅汽車公司(Siam Motors)合作,進口新車和二手車。在戰後經濟復蘇時期,泰國農村人口對皮卡車的需求尤為旺盛。

到 1962 年,暹羅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在曼谷建立了泰國第一家日本汽車組裝廠,該廠雇用了 120 名員工,每天僅生產四輛汽車。到本世紀初,泰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之一,幫助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  

泰國工業部高級官員 Nattapol Rangsitpol 將當前的形勢比作 20 世紀 90 年代末從盒式電視機向平板技術的轉變。這是一個艱難的轉變,因為人們已經在陰極射線管技術上投資了幾十年,而該技術已經成為行業標準。  

納塔波爾說,雖然泰國歡迎電動車轉型,但並不想疏遠現有的參與者。”我們希望保持平衡,”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