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時報》Ricardo Saludo

幾乎沒有菲律賓人預計今年或明年會與中國發生戰爭。否則,我們就要進行空襲演習,建造防空洞,徵召後備軍了。

股票和比索將暴跌,我們將囤積大米、藥品、石油和其他重要進口商品。此外,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菲律賓人將不得不做好撤離的準備。

但那些對戰爭發出警告的人有理由擔心,其中包括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本人,他把菲律賓描繪成一場可能發生的亞洲衝突的“前線”。

最大的一個是我們的主要盟友美國,特別是它願意讓盟友陷入毀滅性的戰爭,以推進其最重要的全球優先事項,白宮在2022年10月發佈的當前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闡述了這一點:“與中國競爭,遏制俄羅斯。”

烏克蘭。當莫斯科警告基輔不要加入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時,華盛頓堅持讓俄羅斯的鄰國實現其加入北約的憲法願望。

這樣一來,北約的可攜帶核彈頭的火箭就能抵達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境,而那裏距離俄羅斯國家和軍事力量的中心只有幾分鐘的路程。或者,正如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引用一位前歐洲國家元首的話所說:“北約(NATO)在俄羅斯門口狂吠。”

因此,莫斯科在2022年2月入侵古巴,以阻止這種不可接受的核威脅——這與華盛頓在1962年揮舞原子武器的原因相同,當時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導彈,而俄羅斯的導彈幾乎部署在古巴。

入侵幾周後,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派遣了9萬軍隊的有限入侵——顯然不是爲了擊敗60萬強大的烏克蘭軍隊——迫使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接受中立,以換取俄羅斯的全面撤軍。

但華盛頓敦促澤倫斯基繼續戰鬥,驅逐入侵者,正如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所說,“削弱俄羅斯”。

因此,烏克蘭又經歷了兩年的戰爭,而且還在繼續。50萬人死亡,數千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烏克蘭的城市滿目瘡痍。與此同時,俄羅斯佔領了更多的領土,部署了75萬裝備精良的軍隊——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並通過石油和國防資金提振了經濟。

這就是山姆大叔在尋求地緣政治對手時,對烏克蘭等盟友所能做的。而現在,我們是一個被武器化的國家,用來對付另一個擁有核武器的美國對手:中國。

一次一場戰爭,拜託了

那麼,我們面臨着烏克蘭的命運嗎?目前還沒有,原因有三。

首先,美國和中國都希望避免一場全面戰爭,這不僅是因爲核大國之間的衝突可能演變成核衝突,還因爲這兩個超級大國在國內都面臨着重大挑戰。

隨着11月美國大選的到來,軍事衝突肯定會傷害到約瑟夫·拜登(Joseph Biden)總統和他的民主黨,因爲戰場上的損失和死屍袋會激怒選民。

至於中國,與遙遠的美國不同,它的領土將遭受大規模的攻擊,其經濟和貿易已經在金融和房地產困境中掙扎,無法承受進一步的戰爭破壞。

軍事因素也讓北京和華盛頓躊躇不前。中國武裝力量人民解放軍(PLA)在關鍵武器裝備方面仍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趕上,包括戰機、潛艇、軍艦、航空母艦和精確制導彈藥。此外,到203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核彈頭數量將達到1000枚,而目前美國武器庫中的核彈頭數量爲5000枚。

但美國的優勢正在下降,其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十年海灣戰爭中出現的巨大技術領先地位早已不復存在。更關鍵的是,由於幾十年來有限的採購和對烏克蘭的鉅額軍事援助,主要武器的庫存有所下降。

去年1月,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警告稱,在臺灣戰爭中,美國軍隊將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用完精確制導彈藥,而且沒有激增能力來迅速替換消耗或銷燬的武器。

華盛頓已經公佈了其國防工業戰略,以建立激增能力。但這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全面實施。

除了有限的武器儲備,美國最擔心的是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威脅。不要把敵對行動限制在一個地區。華盛頓一旦捲入一場戰爭,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對手就可能會趁機佔便宜。

底線:美國將採取措施確保美國,菲律賓和臺灣與中國的衝突不會導致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當然不會在11月大選之前,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而美國聯盟在亞洲,特別是在我國建立軍隊,正如我們3月24日的專欄所解釋的那樣(“美國武器化我們的計劃可能引發戰爭,”https://tinyurl.com/2dtcky28)。

菲律賓人在海上流血的危險

那麼,今年和明年我們不會與中國發生衝突嗎?別這麼快。

“我們在1月21日的文章中警告,如果反對美國海外軍事干預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看起來可能獲勝,“擬定繼續全球主導和干預的高級美國官員可能會引發有限的衝突,希望…並增強對外軍事參與。

對我們菲律賓人來說,最可能發生受控衝突的地方可能是我們的國家。台灣、韓國、中東和烏克蘭之間的擦槍走火可能會迅速升級為全面甚至核戰爭。

但中國與聯合美菲巡邏可能的一場海上衝突可以迅速平息,同時在媒體上進行炒作。令人擔憂的消息會激勵美軍迅速部署到這裡,菲律賓人儘管面臨巨大的戰爭風險,卻在歡呼呼中。這場海上衝突甚至可能促使其他亞洲國家尋求華盛頓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