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評論網北京消息: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艶華在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表示,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還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比如說,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的相關工作。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我們準備以此為契機,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共同論證初步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驗證核心技術。 

人民日報記者: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還要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還要出台哪些政策?謝謝。 

吳艶華:謝謝你的提問。“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的論證,我們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未來一些規劃的任務,我們以前在不同場合也進行了一些通報。我個人理解歸納起來說,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今天圍繞月球探測主題來說,我們基本規劃確定的任務是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比如說,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的相關工作,正在進一步論證。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我們準備以此為契機,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共同論證初步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驗證核心技術。 

第二,關於行星探測的規劃,也基本明晰,有待國家審批。第一個任務已經實施了,就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發射,國家航天局給媒體朋友包括全國人民報告了,目前狀態非常好,累計飛行約3.7億公里,目前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如果按照預定的計劃,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明年5月中旬,計劃著陸火星巡視探測。這之外,我們還規劃了三次行星探測任務,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測和取樣,一次火星的采樣返回,還有一次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 

第三,大家也非常關注中國的載人航天。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還有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然後,要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 

第四,大家也非常關心的進入空間的能力,因為我們航天人有句行話,“航天發展,運載先行”。就是,在已有的火箭,特別是“胖五”,經過連續成功以後,還有什麼打算呢?一是充分利用長征五號、六號、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技術,完善我們無毒無污染新型火箭序列,進行重新整合,保證我們新一代運載火箭能夠形成序列化,滿足各種軌道、各種重量飛行器的發射任務,比如我們昨天公布的長征八號,計劃12月中下旬左右,在文昌發射場實行首次飛行。二是媒體朋友也非常關注的重型運載火箭搞不搞,怎麼搞,我可以告訴朋友們,這個肯定要發展,我們正在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的迭代優化論證,待條件成熟,會報國家審批。 

第五,各類應用衛星。首先北斗導航衛星已提供全球服務,我們要穩定運行好。其次遙感衛星,這幾年無論是國家任務,還是商業航天任務,遙感衛星正在蓬勃發展,用途各種各樣。還有通信衛星,包括地球靜止軌道和低軌通信衛星。以上三類衛星統稱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要廣泛地為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強大的支撐保障能力。同時,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還將為大眾生產生活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最後,空間科學衛星。除了月球和行星探測、載人航天這些平台可以依托開展空間科學探測外,還有必要研製發射專用空間科學衛星,開展空間科學探測和研究。比如說,我們跟意大利已經合作了中意電磁衛星,雙方已簽署協議,準備接著開展電磁02星研製,目的是探測地震是否產生地球電磁信號異常,爭取為地震預測預報做出貢獻。還有,比如說空間引力波探測等科學內容。大概分這麼幾條主線,有的是明確的,有的正在論證當中。謝謝大家。